津巴布韋津巴布韋的現代石雕旅遊攻略

介紹<一> 1954年,當津巴布韋還是羅的西亞時,富蘭克(frank mcewen曾是大英帝國住巴黎藝術代表,他是歐洲藝術圈裏的重要人物)應邀擔任國家藝廊總監。剛開始時,富蘭克的重點是放在油畫上。但是,隨着與當地藝術家的接觸,體會到最能體現非洲藝術家想法的藝術載體是石頭,當時他周圍聚集了75位藝術家,每天在一起交談,創作,使西方藝術與非洲文化及藝術融匯在一起。

1958年,他舉辦了第一屆聯邦藝術展,展出各類羅的西亞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最成功的是石雕作品,並引起了世界重要藝術中心的興趣。許多作品被各大博物館購買成爲永久展品。

雖然當時白人世界對黑人藝術充滿了歧視,但是國際上對黑人這項藝術興趣越來越濃厚,1971年,在巴黎music rodin舉辦了非常成功的石雕展,最後每件展品都被收藏家及藝術愛好者買走,一些作品至今仍是重要收藏件。接着1972年,在倫敦的i.c.a畫廊和紐約現代藝術展覽館舉辦肖納雕塑展;這些展覽使世界藝術屆及收藏屆真正認識並接受了津巴布韋石雕藝術。

從1980年至今,第二代,第三代年青藝術家紛湧現,並在國外舉辦了許多展覽。這些展覽使津石雕藝術在西方世界找到了更多的知音,每到一處都得到了觀衆強有力的反響,這一批有才華的津雕刻家在世界頂尖藝術家中佔有他們一席之地。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很快地得到了國際上的首肯,對於新一代的觀衆他們作品也更容易被接受。

津巴布韋的石雕給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於熱情,展視於世界各國人民的是當代非洲社會的文化與精神力量,這對於任何現代文化生活都極具意義。

津巴布韋石雕(二)
自從50年代後期津巴布韋石雕以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後,它已經贏得了國際上廣泛的承認。津巴布韋獨有的石頭資源給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多采石材。1957年建立的哈拉雷國家藝廊,使藝術家們很快地掌握了在石頭上表達他們想法的技能,此後他們不斷地創作了傑出的雕塑。

在英國、歐洲及美國舉辦的展覽引起了媒體的注意,每週新聞(newsweek),1987年9月稱它爲“是本世紀非洲出現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認爲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古老的傳統作品,而且是在傳統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朝氣蓬勃,擁有一大批新觀衆的現代藝術。

津巴布韋石雕的精彩之處在於挖掘於現實生活的想象力,它的形態、人物來源於津巴布韋神祕宗教及古老民間故事。

津巴布韋哈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