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市古沙洲森林公園旅遊攻略

古沙洲森林公園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公園規劃範圍包括臨清銀杏大觀園及周邊營子、瑤坡、薛店三村的古梨園、古杏園、老蘋果等,爲臨清市黃河故道集體林集中分佈區。公園位於臨清市城區西南10公里處,界於臨冠公路(S260)和臨館公路(S315)之間,涉及面積3000多公頃,規劃精品園區面積800公頃,該區域森林覆蓋率達到82%。精品園內自駕觀光旅遊線長達21公里,步行線32公里。

精品園區有臨清市黃河故道銀杏大觀園、古梨樹、古杏樹、老蘋果林等果樹集中分佈區。區內保留着大量的古梨樹、古杏樹等古樹資源。據臨清市林業局初步調查,公園規劃範圍內現有古樹羣八處,保留各類古樹4萬餘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梨樹400株、古杏樹210株,300百年以上的古梨樹3500株、古杏樹614株,百年以上的古梨樹19500株、古杏樹17110株遍佈園區。園區賞花期(山茱萸-—古杏樹—桃樹-梨樹—蘋果樹)長達60天,採果期(麥黃杏-五月鮮桃-紅嘎啦蘋果-水蜜桃-黃金梨-紅富士蘋果-銀杏-柿子-山茱萸等)長達180天,爲平原地區罕見的古樹集中分佈的百果園區。

爲了進一步保護和利用古梨樹、古杏樹等森林景觀資源,防止遊客自發進入公園及各項建設對森林公園發展的影響,促進森林旅遊的健康持續發展,爲臨清市經濟建設和招商引資提供良好環境,臨清鑫興銀杏大觀園林場及周邊的營子、瑤坡、薛店村委會聯合組建臨清古沙洲森林公園旅遊有限公司,聘請省規劃部門的國內知名專家組,於2010年7月完成了森林公園總體規劃。

臨清古沙洲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爲“一園一帶四區”的旅遊格局。“一園”指森林公園規劃範圍整體管理,形成以果木爲主的整體園區;“一帶”指黃河故道旅遊風景公路形成的自駕遊線;“四區” 指沿黃河故道旅遊風景公路設置的銀杏大觀園、沙洲梨園景區、瑤坡杏林景區和綜合服務管理區。

銀杏大觀園經過8年建設已初具規模,已經形成以銀杏、山茱萸、梨樹爲主的景觀林分,具有了休閒觀光旅遊價值。規劃結合銀杏產業,利用林下空間種植特色植物增加收入和營造旅遊景觀;銀杏林下設置參與性遊覽項目,增加遊覽情趣;利用空閒土地資源打造水體景觀,建設休閒度假設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園區入口和道路遊覽系統進行統一規劃調整,建成以休閒、觀光、度假和科技示範於一體的封閉式專題園區,成爲森林公園近期開發的主景區,帶動森林公園的整體建設。

梨樹是臨清古沙洲森林公園的特色植物之一,全園共有梨樹林面積320公頃,古梨樹2.3萬餘株,集中分佈在營子村周邊,其中:古梨樹林分佈在營子村東南的沙丘之上,面積約40公頃。梨樹品種有鴨梨、香酥、紅萬九、九五香、晚三吉等20餘種。園區範圍原有的兵營、點將臺遺址尚存,古代軍營文化可被旅遊利用。

瑤坡杏林景區的杏樹也是臨清古沙洲森林公園的特色植物之一,古杏樹集中分佈在瑤坡村西南。古杏樹林中舊有學堂遺址;瑤坡村張東槐是肘捶的創始人,可充分利用開發旅遊項目。景區以古杏樹、“杏林武術學堂”觀賞、杏果採摘、“肘捶”武術體驗爲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