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大相國寺旅遊攻略

大相國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開封是“富麗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歷史文化古城,民間向有“一蘇二杭三汴州”之說。而“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元·陳孚),其氣宇非凡的大相國寺,更是一座在中國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寺院。

寺院歷史上名僧輩出,名士薈萃,活動頻繁,寺藏豐富,鼎盛時期轄64禪律院,佔地達540畝。高僧、達官、文人、使節、民衆出入其特別是北宋期間;佛事,大相國寺、巡幸、文娛、參訪、商貿彙集其中,成爲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爲海內外佛教界矚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制定恢復整修大相國寺的計劃,陸續籌拔專款加以維修。先後修繕了山門、鐘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殿、藏經樓及兩廊等建築。如1950年春夏之際,補修天王殿和大雄寶殿;1954年由市建設局重修羅漢殿;1958年,市政府籌拔10萬元改建山門一帶,建成磚制牌樓,其上“相國寺”橫額,爲河南省文史研究館裴毓明館長書丹。

另一位省文史館員,河南大學歷史系統教授熊伯履先生集多年心血,系統地綜合了歷史文獻,著《相國寺考》,將大相國寺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寺院人文景緻、傳說等予以薈萃。

相國寺歷來是聲名顯赫的佛教勝地,位於開封市中心的鬧市區,南臨自由路,北接寺后街,交通便利。

相國寺的基址是戰國時期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另說爲信陵君遊玩之處)宋代稱此地爲信陵坊,並建有信陵亭。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建寺,稱建國寺,後毀於戰火,成爲鄭景的宅院。唐代大興佛教,名僧慧雲自湖南來開封,立志募款建寺。神龍二年(706年),慧雲在濮州(今山東鄄城北)募鑄一尊1丈8尺高的彌勒像,於景雲元年(710年)運回開封,初擬安放在安業寺,但遭妒忌而未能如願。見鄭景宅有"靈氣"呈現樓臺佛殿幻影,遂向鄭景募化(另說募購)改宅爲寺,在改建中從房基挖得建國寺舊碑,遂將新寺稱爲"建國寺"。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爲紀念其由相王登皇位,下詔改建國寺爲相國寺。並於是年退位後以太上皇的名義親題"大相國寺"4字匾額賜寺。

唐代相國寺由於皇室的尊崇,香火鼎盛,土木頻興,建成爲汴州最大的佛寺,寺內的排雲閣高300尺,爲名師邊思順修造,寺內有著名畫家吳道子、石抱玉、車政道等所畫神像,楊惠之、李秀的塑像、障日等,都是一時名手,被稱爲十絕。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撰文並親書的《大相國寺碑》稱頌大相國寺:"棋佈黃金,圖擬碧絡,雲廓八景,雨散四花,國土威神,塔廟崇麗,此其極也。"

北宋時,相國寺不僅是京師最大的佛寺,還是管理全國寺院,負責委派各寺院住持僧侶的左、右街僧錄之一。宋代帝王也多來巡幸,大臣、親王爲災異祈禱,爲君主誕日慶賀,忌日行香,重臣追薦,羣臣宴會諸多禮儀也都在寺內舉行。各種佛事活動和僧俗酬唱,文人題詠也是都城盛事,,被稱爲"皇家寺"。

北宋時期,幾次增修,寺內分爲455區,佔地面積達540畝,內分64院,合併於神宗元豐年間(1080~1082年),分屬慧林、智海兩大禪院和定慈、寶覺等律院。禪、律院數記載不一,爲二禪院八律院(一說八禪院二律院)寺院內佈滿宋代名手高益、燕文貴、石恪、孫夢卿等人的壁畫,同時寺內也開始廟會和市易,"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異之物,悉萃其間"翰林學士宋白奉勒撰寫的《新修大相寺碑銘》中贊曰:"隋堤之側,寺名相國。彷彿天宮,光華日域。輪焉奐焉,五色相宜。春陵寶馬,許史雲軿。爭趨勝地,如會諸天。不可思議,嘆未曾有。"

北宋以後由於國都的遷移和兵火水災頻仍,相國寺趨於衰落。明代則一度中興,曾置僧綱司於寺內,掌理開封府屬各寺廟事務,並南、北大黃寺、景福寺於相國寺,寺產驟增,經濟好轉,殿字僧舍多處增修,並重建了資聖閣,明人顧祿曾贊詩稱:"金碧棱層炫曉霞,梵宮高閣壯中華,上摩絳闕三千界,下瞰紅塵十萬家。"極言寺院的宏麗,但比起巔峯時的宋代則略有遜色。明代中期成化二十年(1484年)寺額曾勅改爲"崇法禪寺"這個寺名直到清代順治十八年(1661年)重修時才恢復原名大相國寺,用了178年之久。

相國寺在明末遭受一次浩劫,崇禎十五年(1642年),大水淹開封,城內一片澤國,相國寺僅露出大殿屋脊,鱗次翼比的殿堂僧寮俱化爲黃沙白草。清人統治中國,提倡佛教,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先後修葺相國寺9次,其中以乾隆三十一年到三十三年(1766~1768年)的規模最大,動用國帑1萬兩,歷時2年餘,乾隆並親書"勅修相國寺"匾額,今日寺中各主要建築,多系此次重修所遺。乾隆時寺院內附建了各郡行館和祗園小築等世俗建築,寺院的規模已較前縮小。變化最大的要數1927年,此年馮玉祥主持豫政,在全省毀廟易俗,廢寺逐僧改相國寺爲中山市場,並在寺內創設革命紀念館、實業館等,以後統屬河南省民衆教育館。寺內佛像除千手千眼佛外,大部被毀。寺內建築物長年失修,殘破另落。

抗日戰爭時期,日僞宣揚佛教,於1940年招徠昔日僧人,將原有的銅鐘、昆盧佛頭等迎回寺內,恢復佛事活動。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民衆教育館準備復員,但遭到僧人阻撓,雙方訴訟到教育部,又轉到河南省政府,僧人敗訴。

1948年開封解放,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羣衆教育和寺院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從1952年開始,多次對寺內建築進行修建,使殘破不堪的古建築煥然一新。寺內有文化館(後改稱羣衆藝術館)開展羣衆文化教育活動。

1992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大相國寺作爲佛教活動場所開放。同年11月,相國寺舉行"佛像開光,迎奉藏經和方丈升座"慶典,恢復了叢林制度。

現存的相國寺保留濃厚的明清建築風格,坐北向南,分爲三進院落,在中軸線上分佈着牌樓、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東西兩廊爲客堂等設施,由南向北依次爲:

牌樓。原爲山門基址,山門前原有木製牌坊一座,解放開封戰爭中毀於兵火。1958年新建牌樓,爲四柱三樓琉璃作牌樓,中樓高8.4米,兩側門高6米。綠色琉璃瓦頂,前後檐下用磚砌單翹五踩斗拱,正門匾額爲"相國寺"三字,爲河南文史研究館館長裴毓明正書,1992年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重頒"大相國寺"寺額。牌樓兩旁爲磚砌透花圍牆,高3.05米,雍容典雅。

鍾、鼓二樓。1994年新建,二層,歇山琉璃瓦頂,東爲鐘樓,西爲鼓樓,晨鐘暮鼓寓意國泰民安。鐘樓懸鑄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銅鐘,鍾高2.23米,口徑1.81米,重達萬斤,環鍾鑄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0常轉"16字陽文鍾銘及鑄鐘官員和工匠姓名。鐘聲雄渾,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扣擊巨鍾,聲震全城。"相國霜鍾"是開封著名的八景之一。

天王殿(即接引殿,又稱二殿)。位於牌樓北50餘米,面闊5間,單檐歇山琉璃瓦頂。懸掛"天王殿"3字匾額,爲趙樸初會長所題。前檐下安裝六抹頭隔扇門22扇,門高2.4米,殿東西兩側砌有磚牆,各闢一垂花門,通往二進院。天王殿後有放生池,東西長22米,南北寬10米,一座三孔石橋飛架池上,貫通南北,橋寬5米,池周有青石圍欄,以供觀賞,該池建成於1999年10月。

艮嶽遺石。位於天王殿後及大雄寶殿後。艮嶽原是宋徽宗用花石綱徵運江南奇花異石堆砌而成的皇家園林,精美秀麗,巧奪天工。靖康之難,石塊被用作孢石,剩餘精美者被金人運往燕京(今北京),堆築於今北海公園瓊島等處,開封僅餘數塊。天王殿後一塊,鐫刻"北宋艮嶽遺石"6字,是開封最大的一塊,移自某宅。大雄寶殿後一塊,原是明清御苑遺物,原放置北京圖書館,經國家文物局協商歸還開封。兩塊遺石,歷經劫難,成爲人們窺探艮嶽風光的實物。

大雄寶殿。殿闊7間,重檐歇山頂,琉璃瓦覆蓋,下層檐下爲七踩垂昂楓拱,安裝六抹頭隔扇門34扇。殿前爲月臺,臺基已淤與地平,臺周有石望柱56根,柱頭雕刻形態各異的小石獅,柱間安有石欄。殿門楣題"大雄寶殿"4字,大雄寶殿是佛寺主體建築,是舉行重大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整個殿宇氣勢磅礴,雄偉壯觀。1994年重塑如來、觀音等佛像,更現氣象萬千。

八角琉璃殿。又名羅漢殿,位於青石臺基上,臺四面均有8級石蹬道通往地面。此殿形制別緻,由內外兩部分建築構成。內部爲八角形天井院,院中心爲八角形木結構高亭,立於0.8米的八角形臺基上,亭爲重檐八角攢尖頂,頂部爲一藏式塔剎。亭內頂部爲覆盆藻井,藻井下爲一箇高0.85米的須彌座,座上蓮花寶座中供奉一尊佛像,像高5.25米,雕成於乾隆年間,爲四面站立雕像,每面各有大手6只,最上兩手高擎一化佛,佛像肋間成扇形伸出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南北兩面各伸出四層,東西兩面伸出三層,每層爲28或30只,手掌中均繪有一目。共計有1048隻手和1048隻眼,俗稱之爲"千手千眼佛"。這種造型的佛像爲密宗所崇奉,密宗稱之爲觀音菩薩的化身,故又名"千手觀音",其獨特的造型,和建築的風格,在漢地佛寺中極爲罕見,成爲人們參拜的重點。八角殿的外部爲一密封的遊廊,遊廊外爲一敞開的迴廊。在遊廊中有1983年新塑的釋迦-會羣塑,共8組,塑造羅漢及神像140餘尊。羅漢、神像形態各異,引人觀瞻。

藏經樓。面闊3間,上下兩層高5丈餘,重檐歇山頂,據文獻記載該樓系康熙年間河南巡撫郎廷相拆遷鐘樓屋架所建,其規模一如明代制度,上下兩層檐下均施五踩單昂斗拱,樓額"藏經樓"3字篆書,結構謹嚴,筆力雄勁,相傳爲清代著名經學家、書法家孫星衍墨寶。藏經樓下奉安一雕刻精緻的佛龕,供奉一尊精美絕倫,慈悲莊嚴的釋迦牟尼白玉像,白玉產於緬甸,晶瑩玉潤,造型生動,經緬甸工匠雕塑,有異域風貌。佛像爲新加坡僧人所贈。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木樓梯40餘級可登樓,樓上藏有乾隆版大藏經一部。登樓南瞰,只見廊廡殿亭錯落有致,紅牆碧瓦,雕欞朱戶,整個寺院古樸典雅,雄偉莊重。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大相國寺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3月30日,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准將大相國寺作爲佛教活動場所開放。

最佳季節:2-5月、9-11月。新年伊始大相國寺都要舉行元宵燈會。鼓響燈熾,火樹銀花,古老的寺院在燦爛的燈火輝映下,充盈着國泰民安的和之光。每逢金秋十月,寺滿黃花,城滿芬芳,隨着開封市菊花花會的開幕,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也會開始。

建議遊玩:1-2小時

開放時間:08:00~18:30

地址:開封市鼓樓區自由路西段36號

類型:歷史建築寺廟

等級:AAAA

電話:0371-22733099

延伸閱讀: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