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靜安寺旅遊攻略

靜安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安寺位於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向爲著名江南古剎。據碑誌,建於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創始人爲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衝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即現今寺址。

靜安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靜安寺建築佈局在嚴格的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座落着山門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和法堂。靜安寺山門朝南,與天王殿合一。山門地面層鋪砌優質花崗岩,半橢圓型拱門門券雕刻着宋代雲紋花飾。鐘樓鼓樓各側東西,鐘樓底層是重新恢復的“天下第六泉”——湧泉,上懸精鑄7.3噸的和平鍾。鼓樓採用架空方式將地鐵出入口覆蓋起來,上置直徑3.38米牛皮大鼓。

法堂

靜安寺法堂位於大殿北面,緊連大殿。柚木結構,銅瓦屋頂,共7層,高32.22米。上海靜安寺沿襲“宋營造法”,採用屋頂脊吻(有正吻、蹲脊獸、垂脊吻、角戧獸、套獸等)、挑檐和斗拱裝飾,在此基礎上結合佛教特點,用大象、0、蓮花等具有鮮明佛教色彩的圖案進行裝飾。選用緬甸進口柚木爲寺廟主結構用料,黃色和深灰色琉璃瓦及銅瓦覆頂,主要飾物(脊吻、塔剎等)皆貼金裝飾。佈局上沿襲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門、堂、廊結合。

山門

靜安寺山門與天王殿一體,上下兩層結構。花崗石料貼面,柚木木作,黃色琉璃瓦屋頂,屋脊上“正法久住”四個字正見佛陀心意。下層正中三扇柚木大門,上覆銅釘裝飾,門洞一圍石刻佛手、蓮花、八吉祥等圖案。正門石刻對聯“願祈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山門左右兩側各飾一隻萬年青石雕刻0。二層迴廊漢白玉圍欄,內爲柚木。

鐘樓

靜安寺二層懸掛和平鍾,鍾高3.3米,口徑2.1米,重7.3噸,用青銅澆鑄而成,鐘聲渾厚,尾音綿長。下層恢復“靜安八景”之一“湧泉”,人稱“天下第六泉”,與新打的156米深井地下泉水相溶,湧泉觀賞井深6米,井口爲六邊形,用整塊金山石加工製成,整個湧泉井用666塊花崗石砌成,一塊井底石重達6000斤。

觀音殿

靜安寺觀音殿位於東廂房正中,殿高20.6米,供奉由整顆香樟木雕刻的觀音菩薩一尊。屋頂爲黃色琉璃瓦,與東廂房深灰色琉璃瓦對比明顯,突出殿堂莊嚴。東廂房上下兩層迴廊結構,與山門、鐘鼓樓、大殿及法堂連爲一體。

牟尼殿

牟尼殿位於西廂房正中,殿高20.6米,供奉白玉牟尼佛一尊。屋頂爲黃色琉璃瓦,與西廂房深灰色琉璃瓦對比明顯,突出殿堂莊嚴。西廂房上下兩層迴廊結構,與山門、鐘鼓樓、大殿及法堂連爲一體。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殿高26米,廡殿重檐,內豎46根直徑0.72至0.8米、精心加工的柚木柱子,建築用木料達3000多立方米,大雄寶殿以銅瓦爲頂。殿內供奉一尊15噸純銀鑄造的釋迦牟尼佛像。大殿底層爲千人講經堂,地下爲1000平方米的藏經庫,內將存放13萬片石刻藏經,以保後世流傳。大雄寶殿兩旁是東西廂房,有兩層雕樑廊道與整個寺院相連,廊道邊緣建有漢白玉蓮花立柱和圍欄。東廂房設觀音殿,內供高6.2米千年香樟獨木觀音像,西廂房設牟尼殿,內供高3.87米、重11噸,用整塊緬甸白玉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坐像。大雄寶殿殿前廣場正中,是新落成的福慧寶鼎。用白銅鑄造的福慧寶鼎,重15.5噸、高10.23米,矗立在重36噸、以整塊萬年青石雕刻而成的寶鼎基座上,寶鼎側面鑄有慧明大和尚親自撰寫的、詳細記載這座古寺歷史之傳承的銘文。

靜安寶塔

靜安寶塔,爲7層平面方形,寶塔佔地面積85平方米,建築面積952平方米,塔剎爲金剛寶座塔樣式,青銅澆鑄,表面貼金。金佛殿座落於大雄寶殿後面的法堂最高層,仿宋代建築風格,柚木銅頂架構,殿內將供奉一尊兩噸重純金釋迦牟尼佛像。法堂東、西頂端20米高處,建有知恩閣和報恩閣,與廟前的鐘、鼓樓遙相呼應。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

類型:歷史建築寺廟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1-62534419

開放時間:

5:30-17:00,香期4:30-17:00開放

交通

地鐵2號線、7號線靜安寺站,21、825路終點站(膠州路)、37、62、562、838路終點站(美麗園)、40路終點站(國際貴都大酒店)、57路終點站(安義路),途經靜安寺的有15、20、45、71、76、93、94、113、138、506、824、830、831、921、927、925、939、機場各班次

門票

30元,香期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