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市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旅遊攻略

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白兆山概況

白兆山又名碧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的煙店鎮和雷公鎮交界處,雷公鎮白兆村境內,屬大洪山餘脈。山上樹林多爲松柏,林密但無高大喬木。安陸市開闢了以白兆山爲主體的太白遊覽線,著名的景點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而且每個景點都有一箇美麗的傳說。這裏峯迴路轉,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是旅遊觀光、尋幽覽勝的好地方。桃花巖下有一巖洞,名曰桃花洞,可容人攀越。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來到安州(今安陸),開始了“酒隱安陸”十年的生活。後同唐高宗朝宰相許圉師孫女許紫煙結婚後即居住於此,白兆山距大安山(許圉師舊宅)僅5公里,期間李白以安陸白兆山爲活動中心,以文會友,發奮製作,寫下了《山中問答》、《蜀道難》、《送孟浩然之廣陵》、《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等近百篇著名篇章。白兆山留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與李白相關的遺址遺蹟。

白兆山旅遊風景區

白兆山主峯海拔380米左右,與名山大川相比不算雄偉,但是白兆山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與李白有關的傳說印布與白兆山角角落落。以及作爲具有二千多年曆史底蘊的古城安陸,在白兆山亦留有痕跡。

白兆山旅遊風景區

白兆山自古林木繁茂,地勢險峻,層嵐迭翠,巖壑幽深。道家名人張三丰仙蹤遺蹤仍可聞,明代何遷建長庚書院於此,白兆寺至解放前夕尚存。

現今白兆山山“高二百餘丈,有三門層遞而上。”經綠化整飾,錦峯秀嶺,蒼翠如繪。其太白峯、鉢孟山、寫經嶺,彌望煙雲,縹涉天半,擅安陸白兆山之勝。白兆山南麓有與李白相關的白太峯、桃花巖、太白讀書臺、太白堂、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傳說李白親手所植千年老樹---白果樹(銀杏)等。

紺珠泉又稱萬珠泉,俗稱龍王井。在白兆山太白峯桃花巖下左側。因其水映光獻彩而名。相傳李白讀書桃花巖時,食用皆取此水。其“飲潭猿相連”詩句即指此處。系一天然水潭,長3米,寬2米,深2米。底部泉水上湧,衝起串串水泡,宛若無數明珠,此漫彼現,從不間斷,日照月籠,閃金耀銀,十分奪目。早年,邑人用磚石將潭壁修砌整齊,作爲詩仙遺蹟之一,供人觀賞。泉旁有亭,供遊人歇腳。

白雲泉在白兆山太白峯西麓斗笠巖。其巖下有一泉,長年碧湧,每當晨起,常有白色雲霧盤旋於上,因以泉名。周圍奇石錯落,小徑婉蜒,樹掩藤蔓,蒼翠欲滴,風光旖旎。歷代人墨客,多在此巖壁上題刻,或贊此處山水風光之美,或抒景仰李白之情。

地址:孝感安陸市西北部,距孝感市67公里,距安陸市15公里

類型:民俗村

開放時間:

8:00-17:00

詩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謫仙人,別名李十二,唐代詩人,與杜甫並稱爲“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靜夜思》、《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峯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爲最高;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 李白詳細信息++

煙店鎮:安陸市煙店鎮東臨碧波盈盈的氵員 水,西兆古老而神奇的碧山,北接山鄉之鎮孛畈,南抵繁華的安陸市市郊,國土面積110.8平方公里,40個行政村,266個村民小組,9834戶,40170人。耕地面積4.3萬畝,山場面積2.2萬畝,水面面積7000畝,是個人多田少的農業鄉鎮。2005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產值8億元,人平純收入2777元。 煙店鎮物華天…… 煙店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