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區關嚮應故居(紀念館)旅遊攻略

關嚮應故居(紀念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關嚮應紀念館位於關嚮應同志故居——大連市金州區嚮應鎮關家村。始建於1986年,由當時的金縣人民政府興建。1989年7月,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爲紀念館題寫了館名。2002年在關嚮應誕辰100週年之際重建新館,2006年進一步改擴建,2007年9月10日重新開館。總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關嚮應故居遺址(兩間草房、農家小院)、紀念館、廣場、綠地等。紀念館中陳列了大量的珍貴歷史資料和實物,形象生動地記述了關嚮應同志光輝的一生。

關嚮應同志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我軍早期卓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902年9月10日出生,1932年參加革命,1946年7月21日病逝於延安,終年44歲。毛澤東同志曾爲他題詞:“忠心耿耿,爲黨爲國,嚮應同志不死”。

第一部分爲關嚮應故居,是一座三間石砌低矮的茅草房,1902年9月10日關嚮應在此出生,這裏有他少年時代親手栽種的大槐樹和一家世代傳用的老石磨。西屋土坑上放一小坑桌,桌上放一盞油燈,是關嚮應同志少年生活學習住屋。東屋是關嚮應同志父母居室。院內東窗前爲磨面的石磨。故居四周用石砌圍牆,南門樓外東側有關嚮應同志父親栽的中國槐樹。故居後面,是新建關嚮應同志革命踐陳列館,館前樹立關嚮應半身銅像。關嚮應同志,原名關致祥,1902年9月18日出生在一箇普通滿族民農民家庭。1924年在大連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在蘇聯學習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先後在中國河南省委和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工作,1928年中共“六大”選爲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任共青團中央書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後參加中共中央軍委和長江局工作,1932年創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員軍委分會主席和紅三軍政委.1934年10月任紅軍第二軍團副政委。1936年冬任紅二方面軍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關嚮應同志是傑出的無產階段革命家,忠誠的革命戰士,我們黨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工人運動、青年運動的重要領導者。

第二部分爲關嚮應紀念館,院中有關嚮應半身塑像。塑像後是一排整齊的展覽大廳,分三個展室十個部分,用大量實物和珍貴的照片較翔實地介紹了關嚮應同志革命的一生。

第三部分爲錄像廳,向參觀人員播放“關嚮應的生平事蹟”、“追悼會錄像”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該館錄像帶等。關嚮應故居已於1988年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大連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2年,2007年,兩次對關嚮應紀念館進行擴建。

多年來,關嚮應紀念館爲了實現政治工程——“瞻仰一次聖地,淨化一次靈魂”;文化工程——“挖掘一種內涵,鑄就一種精神”;經濟工程——“開發一方紅土,致富一方人民”三位一體的功能,不斷完善設施、豐富內容,不斷提升了影響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在新館建設中,充分運用了現代科技發展提供的新技術、新手段,積極拓展陳列內容,創新展示手段,在形式設計、實物製作、展品佈置等各個環節加強研究,充分借鑑國內外先進的陳列方式,運用實物、圖片、模型等多種表現形式和聲、光、電等多種科技手段,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有機統一。在內容上,堅持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大力弘揚關嚮應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突出宣傳了關嚮應同志不論在白區還是在蘇區,不論在長征路上還是在抗日疆場,都表現出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堅強的黨性原則,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卓越的政治工作才能,紮實的工作作風;爲人光明磊落,善於批評與自我批評;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熱愛人民,與士兵心連心;意志堅定,頑強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

在管理上,不斷優化結構、提高素質,嚴格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選配和建設工作隊伍,加強了思想、作風和業務培訓,逐步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使紀念館規範運行、優質服務。

關嚮應紀念館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爲青少年參觀學習開闢“綠色通道”。每年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關嚮應同志誕辰、逝世紀念日,都舉行以弘揚嚮應精神爲主題的儀式或活動。每年“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建黨日、“八一”建軍節等節日和全民國防教育日,積極爲各類羣體到此開展活動提供優惠和服務。很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的入學、入隊、入團、入黨或成人宣誓儀式也都到這裏舉行。每年都有數萬計的各界人員到此參觀學習,目前已累計接待參觀、旅遊者100多萬人次。他們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文藝作品、互聯網等,向社會各界廣泛開展宣傳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王震、廖漢生、程子華、-等先後多次到紀念館參觀指導。

關嚮應紀念館於1989年被省政府批准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7月被省委宣傳部等部門命名爲“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4年4月被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爲“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爲“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還先後成爲瀋陽軍區綜合訓練基地,空軍通信士官學校等部隊、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納入全國100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關嚮應(1902~1946),原名關治祥,滿族人,姓瓜爾佳氏,1902年9月10日生於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大關家屯。1912年關嚮應在屯裏念私塾,一年以後進入亮甲店普通學堂。1918年春天,關嚮應考進了普蘭店公學堂,由於離家太遠,只好在學校寄宿。每逢禮拜天,別的學生都回家了,而他卻自己留下來抄書和課本,先後抄寫了《秋水軒》、《雪鴻軒》兩本“尺牘”。關…… 關嚮應詳細信息++

關家村:關家村…… 關家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