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區揚州大明寺旅遊攻略

揚州大明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剎大明寺雄踞在蜀岡中峯之上,依山面水,俯瞰風景秀麗、儀態萬方的瘦西湖和萬花園。大明寺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和園林風光於一體,歷來享有“淮東第一觀”之盛名。

大明寺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故稱“大明寺”。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因避諱“大明”,敕名爲“法淨寺”。1980年,爲迎接日本唐招提寺鑑真坐像回揚“省親”,複名“大明寺”。

由蜀岡腳下蜿蜒而上的百級臺階上行,蒼松翠柏掩映,塵俗漸漸遠去。大明寺山門前聳立着一座纂書“棲靈遺址”的木質牌樓。由南向北,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體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中軸線以東,佈局着藏經樓、鑑真紀念堂、棲靈塔、臥佛殿和戒壇;中軸線以西,佈局着平山堂、谷林堂、歐陽祠和西花園。大明寺以北,一水之隔是新建的鑑真佛教學院和鑑真圖書館。總面積近500畝的高岡之上,古典建築恢宏雄偉、大氣磅礴。

歷經1500多年滄桑歲月的大明寺,歷史上幾經戰火、幾度重建。清咸豐三年,在太平天國與清軍的拉鋸戰中,大明寺毀於戰火;清同治年間得以重建。“文革”中-“破四舊”,要砸爛寺廟佛像,因周恩來總理一箇電諭,大明寺古建築及其珍貴文物古蹟得以保全。改革開放以來落實宗教政策,大明寺香火鼎盛。上世紀90年代之初,大明寺重建棲靈塔。隨着揚州加快“文博城”建設的步伐,2008年大明寺發起了“千年一修”,對年久失修的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體建築,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保護和修繕。特別是近三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關心和促成下,大明寺推進了西花園、東花園修繕改造和文化景觀提升工程,使千年古剎煥發出勃勃生機。大明寺的今生前世,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進步。

對於大明寺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脈,曾有人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遠古的高岡,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寶塔,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古燈,清朝的御碑,當代的玉佛……不管怎麼表述,說明大明寺所在的蜀岡,作爲揚州的文化高地、精神高地、生態高地是名副其實的。

用時參考

1-1.5小時

交通

火車站乘坐26路到第一人民醫院(吳道臺府)換乘25路/旅遊專線到大明寺;

汽車西站公交停車場乘坐旅遊專線到大明寺;

汽車東站乘坐25路到大明寺;

城北客運總站乘坐5路到大明寺。

門票

旺季(3-6月,9-11月)45元,淡季(12-2月,7、8月)30元,登塔+撞鐘25元,以上景點門口都有賣,導遊費50元/5人內,5人以上每多一人多10元。

開放時間

8:00-17:30

景點位置

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平山堂東路8號

延伸閱讀: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