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區橫排頭旅遊攻略

橫排頭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橫排頭景區以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及豐源湖爲核心,集險峯峻嶺、平湖怪石、古剎名寺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匯山川秀色與水域風情於一身,融雄險奇特與精巧玲瓏於一域,譽爲“橫排仙境”。景區內建有正本亭、清源樓、望江寺、休閒中心、水上碼頭,開發了湖區泛舟、清源樓登高望遠、百鷺園人鳥同樂、碧水巖危崖觀奇、望江寺悠思懷古、淠河段趣味漂流、黃蓮寺參禪拜佛等遊樂項目。隨着景區的進一步開發,橫排頭將成爲六安市的“南郊公園”。

“青山環碧水,綠樹映紅樓;白鷺藍空舞,畫舫逐浪遊”,這就是橫排頭風景區今天常見的美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盛讚其爲“橫排仙境”。橫排頭風景區位於六安市以南20公里處的蘇家埠,由六安出發,沿淠河總乾渠蜿蜒20km直到橫排頭。這是皖西人民的母親河,行走其間猶觀一條山水畫廊;從高空俯瞰,它宛如一條綵帶、一串明珠,爲多彩的裕安平添了幾分靈氣與亮色,再好的畫家作品也不足以表現它的天然之美,唯有身臨其境才能讓人胸襟開闊、忘情山水。

橫排頭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其水利樞紐工程徹底改變了皖西人民多旱澇災害的命運,上游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等水庫的發電尾水在此被攔截形成面積125公頃的豐源湖。湖水通過進水閘流入淠河總乾渠,澆灌安徽、河南千方畝土地,成爲六安、合肥人的“大水缸”。

站在景區門口,五道閘門映入眼簾,猶如五個跳動的音符,彈奏着豐收之源和諧之間。橫排頭樞紐工程始建於1958年,數十萬皖西人民歷時數載建成了繼都江堰之後又一水利奇觀。進水閘的閘頂,鐫刻有-元帥親書的“豐收之源”,是他對橫排頭樞紐工程的由衷讚美。著名詩人郭沫若在《淠史杭頌》中也讚道“排沙拆水分清濁,喜見源頭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崗增產萬斤糧……”

豐源湖不僅是豐收之源,而且是生命之泉。盪舟湖上,北望溢流壩山色蔥翠、銀波漾漾,西看情人島溢綠吐翠、嫵媚動人。溢流壩北面的淠河故道,牛羊依依、牧歌陣陣,時而白鷺齊飛,時而魚翔淺底。一望無際的溼地,可野炊、可戲沙、可盪舟捉魚蝦、可叢中娜野趣。向東望去,可見號稱“江淮第一樓”的清源樓,“樓似滕王江渚臨,巍巍七級矗天雲。縱天王勃驚人句,卻有騷壇百鳳鳴”。此樓仿黃鶴樓雄姿,1997年興建,現用作水利博物館,取名清源樓,喻意清澈的源泉滋潤着皖西大地。登上清源樓,臨萬頃煙波,觀萬家風雨,聽萬壑濤聲。豐源湖的水東源來自大別山主峯白馬尖,西源來自天堂寨,沿岸森林覆蓋率90%以上,山高林密,繁花似錦,水流清澄,而且含有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感謝上天的恩賜,更要有感謝勤勞智慧的皖西人民。乘船由豐源湖東岸南行,水上煙波蒙漫,東岸羣峯聳峙,約行2公里便到龍王寺,西臨淠河絕壁,氣勢巍峨。據史料記載,明太祖初年,江淮大地遭遇旱災,唯獨此地碧水巖下積水清澈,方圓幾十裏的百姓紛紛來山上汲水以解久旱之苦。更有奇者,病入膏肓之人飲用此水竟絕處逢生。鄉人爲感龍王恩情,捐資興建了龍王寺。清咸豐七年爲戰火所焚,後屢次重建,最後一次是在1993年,目前佔地500平米,大殿一座、平房數間,塑有一佛二菩薩及龍王等羣像,使這一深山古剎重放異彩。正如明代文學家馮夢龍詩云“萬山排浪急,一經躡爲梯;龍去方池靜,風高古洞迷”。橫排仙境(5張)

靠清源樓北200米是著名的“十萬白鷺園”。這兒綠樹成蔭,樓閣掩映,風清人靜,環境清幽,集中池鷺、帕鷺、夜鷺、牛背鷺多達10多萬隻,盤飛起來遮天蔽日,這裏的生態彷彿世外桃園。由清源樓向南到達蘇家埠戰役紀念園。1932年在這裏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蘇家埠48天大戰,紅四方面軍在總指揮-的率領下,採用“圍點打援”戰略戰術,成功擊退-的重兵“圍剿”,取得空前大捷,此戰例還被收入美國西點軍校教材。蘇家埠戰役總指揮部和前線指揮部原址在蘇家埠,爲了配合橫排頭景區開發,裕安區政府於2009年7月在此動工建設蘇家埠戰役紀念園,並於2010年8月1日對外開放。紀念園主要有蘇家埠戰役陳列館、-銅像廣場、蘇家埠戰役紀念碑、拉幕廣場等,該紀念園被列爲第二批全國紅色旅遊精典景區。

蘇家埠戰役陳列館建築風格採用清朝中晚期大別山民居特色和徽派風格,分爲前、後兩個展廳,前廳展示48天大戰的戰前形勢、戰略決策和戰役經過。後廳用沙盤形式展示三次“打援”的經過及顯赫成果。出了陳列館,向右可到親水休閒廣場,向左穿過48組臺階(象徵48天大戰)拾級而上,數百個臺階寓意着革命的道路漫長而曲折,便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碑身高19.32米,象徵着蘇家埠戰役發生在1932年。

站在紀念廣場向西放眼望去,遠處的最高山峯便是九公寨。九公寨原名九公山,屬大別山餘脈,因主要山體有九道山脈,又因“九石如人”而得名。“九公聳秀”爲六安古八景之一。以山峯之雄、絕壁之險、石崖之奇、山谷之幽令人歎爲觀止。既有風景秀麗的漂流河段,又有潺潺小溪、迷人深潭;既有淠灘落鷺、畫眉鳴幽,又有竹海蔥鬱、花草掩映,與古寺廟、古建築相映成趣。山頂的高峯寺始建於北魏,相傳當年太平軍在此築寨禦敵。寺有兩進:前進爲九公娘娘殿,後進爲雄寶殿。周邊有南海聖井、甘露池、子孫窩、狀元石、清影橋、雷鳴洞、風動石、畫眉谷等,讓人移步換景。九公寨又是登高攬勝的絕佳場所。登上峯巔,西淠河就在腳下,隔河南望,千峯萬嶺直插藍天。山峯與河流,絕壁與石道,翱翔的白鷺與蜿蜒的溪流,畫眉的鳴叫與廟宇的佛號……山與水,高與低,動與靜,張與弛,無不給人以美的愉悅。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是一塊發展的沃土。這裏的湖明潔、亮綠、青春、聖智,這裏的水清秀、甘甜、透亮、柔曲,這裏的山巍峨、挺拔、秀美、神祕,這裏的人勤勞、善良、樸實、睿智。

橫排頭(又名豐源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六安市區南20公里淠河總乾渠的源頭,-曾題詞:“豐收之源”。1960年,-曾來橫排頭視察。1985年,李鵬題詞:“大別山功在革命,淠史杭興利六安”。郭沫若也曾詩讚:“排沙析水分清濁,喜見源頭造海洋”。

景區以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及豐源湖爲核心,集險峯峻嶺、平湖怪石、古剎名寺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匯山川秀色與水域風情於一身,融雄險奇特與精巧玲瓏於一域,譽爲“橫排仙境”。景區內建有正本亭、清源樓、望江寺、豐源賓館、休閒中心、水上碼頭,開發了湖區泛舟、清源樓登高望遠、百鷺園人鳥同樂、碧水巖危崖觀奇、望江寺悠思懷古、淠河段趣味漂流、黃蓮寺參禪拜佛等遊樂項目。隨着景區的進一步開發,橫排頭將成爲六安市的“南郊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