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市太極洞旅遊攻略

太極洞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太極洞早在2000多年前即是人們遊覽理想場所,“太極洞”三個字系明代廣德知州吳同春於萬曆寅年四月題書。傳太上老君,雲遊名山大川,途經此洞,流連忘返,石化仙容,長留洞中,故有“只緣此洞奇天下,流連忘返數萬年”的詩句,太極洞因以得名。

自漢唐以來,便有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等遊人蹤跡。漢光武劉秀、明太祖朱元璋、清乾隆帝三代皇帝到洞巡遊過,並有遺蹤依稀可尋,宋相范仲淹留有墨寶“跫然巖”。明代吳同春遊歷時的碑刻。明代馮夢龍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爲天下四絕。

宋、元、明、清、民國,諸多名人傾慕而至,他們揮毫於青史,題刻於巖上,在太極洞天壁上和洞內摩岩石刻上留下了珍貴的墨寶華章。查明讚譽太極洞的有十首古詩和一萬餘字的三篇古文遊記。太極洞亦是南宋岳飛抗金的古戰場之一,這些充分說明了太極洞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

1986年,在洞內發現古陶殘片,脊椎動物化石等。據考古學家考證爲十萬年前葛氏斑鹿化石和人類活動的遺蹟,爲古動物學、古人類學和古地質學等多學科研究提供了資料和場所。同年,對外開放,景區先後對設施、服務配套等體系進行完善,已形成綜合性旅遊區。

2008年,組建太極洞風景區管委會,爲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副處級建制。

地理位置

太極洞座落於廣德縣城東北新杭鎮桃園村境內的石龍山腹部,距縣城38公里,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9°60’、北緯31°12’。與江蘇省宜興縣,浙江省長興縣田地搭界、山水相連、互爲穿插交錯。整個太極洞遊覽區洞外面積2平方公里,均爲低山或崗地組成,洞門兩側低丘綿延。成“八”字形向展開,洞的四周羣山環抱、大小山峯20餘座。三州山(三界山)異峯突起,海拔高512.9米。

景觀

單象景觀

以“單象”命名有“太上老君”似白髮蒼蒼,合掌誦經的老人,“槐蔭古樹”似樹幹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樹,“仙舟覆掛”似底面朝上、高懸半空的小舟,“雙塔凌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雲的古塔,“金龍盤柱”似祥雲繚繞、長龍纏裹的玉柱,“洞中黃山”似雄偉峻峭、秀麗奇幻的黃山。以上“六奇”即以“單象”命名。

羣象景觀

以“羣象”命名有“萬象攬勝”爲太極洞最大廳“萬象宮”的奇景,其景物薈萃,氣象萬千。“太極壁畫”爲太極洞迴廊兩側石壁上的奇景,它像衆仙聚會、雄師出征、沙場交兵、困獸爭鬥等。“壺天極目”爲太極洞“壺天宮”鐘乳石的奇景,其吊頂懸空,姿態萬千。以上“三奇”即以“羣象”命名。只有“滴水穿石”例外,其名揭示了兔形石上小孔的成因,是以“成因”命名。這一奇觀還被蘇教國標版語文第九冊(五年級上冊)一篇名爲《滴水穿石的啓示》的議論文引用。

太極天壁

太極天壁即石龍山前山景區。由實相院後小路登山,或在出洞口沿石級西行均可到達。這一帶山花爛漫,野趣盎然。特別是摩崖石刻,隨處可見,皆古今書家題刻。石刻字體各殊,內容各異,太極天壁長約二百餘米,沿路步步有景。著名的有天遊亭、一覽亭、呂蒙曬書處、乾隆弈棋處,岳飛試劍石、岳飛題壁記、觀音巖、天下四絕摩崖大字等等。岳飛題壁記全稱是《廣德軍金沙寺壁題記》,記載岳飛行軍途中,經過廣德金沙寺,壯懷激烈,題壁明志。金沙寺在廣德東亭鄉,這裏的摩岩石刻,據考是明代移刻於此。頗有史料價值。“天下四絕”四字,每字徑丈,遵勁壯觀,很遠都能看見。

兩儀宮

兩儀宮是遊人進洞後的第一洞廳。高曠寬廣,可容數千人。兩側有巨石夾峙,右爲獅峯,左爲象峯。威武壯觀。迎面石壁上有明代廣德知州吳同春所書“二儀攸分”石刻,因而得名。《易經》上說:“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無窮”。正好點明瞭太極洞的溶岩結構,一洞分二洞,大洞套小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山,洞中行舟,洞洞相通。

長樂園

太極洞又名長樂洞,洞外新擴建的人工園林故名“長樂園”。長樂園佔地約200畝,新建的樓臺廊榭面積約3500平方米。1995年3月動工,1996年10月對遊人開放。太極洞的湖光景區更開闊。

雲境宮

進入“銅關”即雲境宮,宮內有廣德知州吳同春題寫的“同雲別境”石刻,雲境宮據此而命名。雲境宮內罕見的景觀是“仙舟覆掛”。長近百米的巨石,象一艘倒扣的大船,凌空懸在頭頂,又象一條人工開的石巷,深邃莫測。

洗硯池

太極洞洞門正面自然開成一片開闊開坦的谷地,谷地中內有一硯池湖,水面面積約1.8萬萬平方米,洗硯池據傳是宋代名臣範中淹遊太極洞題字後,在此滌硯的池塘,因此而故名洗硯池。池邊有一小島,臨水有石碑一座,上 書範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湖心另有一小島,島上豎一石碑,碑陰碑陽各有“古硯池”三字,分別爲書法家劉夜峯和已故書畫葉村所書。兩座小島均有曲橋相連。

壺天宮

壺天宮是一座晶瑩明徹、幽深奇麗的“地下鍾乳博物館”,這裏的鐘乳石,最絢爛、最集中。太極洞外景物優美,古蹟衆多。景物有綿延起伏的山巒,野趣橫生的竹海,雞鳴狗吠的村舍等。古蹟有東漢劉秀避難的“臥龍橋”,三國呂蒙發令的“將軍臺”,北宋范仲淹滌硯的“滌硯池”,南宋岳飛明志的“劍峽石”等。

八曲瀛洲

八曲瀛洲以水景爲主,俗稱水洞。遊人登舟後即進入地下河。這條地下河長750米,有八個大灣。水彎景移,移舟換景,故名。遊人在船上恍若進入一巨大“水巷”,上下左右都是巨大溶岩,巖縫中伸出奇形怪狀的石鐘乳,有時得俯身而過,此處水清見底,銀河神燈、倒掛金鐘、銀河牡丹、天門閘、金銀灘等小景。

雪竇宮

古人遊記中,記載有“大雪竇”、“小雪竇”等景名,即在此處,雪竇宮故據此而命名。雪竇宮除“白石天成”的大小雪竇外,最壯觀的景點是“雙塔凌宵”。兩座鐘乳石塔巍然並立,一塔15米,另一塔高13米。四周凌空,險不可攀。

玉瓊宮

玉瓊宮寬敞高大,溶岩瑰麗。玉瓊宮內的玉田、鹽灘,也很奇特,尚有天湖,凌宵殿諸景,令人幾疑置身南天門外,玉瓊宮寬敞高大,溶岩瑰麗。其中“金龍盤玉柱”。兩米多高的玉柱,拔地而起,晶瑩透明。玉柱上有金龍盤繞,儼然天門華表。雲境宮的“水滴石穿”是常年滴水,下面滴水成潭;而此處的“金龍盤玉柱”卻是碳酸鈣日積月累,億萬年後形成“玉柱”。

延伸閱讀:

·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