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金寨紅軍廣場景區旅遊攻略

金寨紅軍廣場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金寨紅軍廣場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紅軍廣場景區

金寨紅軍廣場是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和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將過去封閉式的博物館和陵園,擴建成開放式樣紅軍廣場,將位於紀念碑後面的紅軍紀念堂拆除重建,形成了現在的紅軍廣場,成爲教育、休閒和旅遊三位一體的公共場所。金寨紅軍廣場是金寨革命烈士陵園二期改造工程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9月開工建設,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投資2250萬元,其中包括廣場、上山臺階步道、旅遊廁所、牌樓、綠化、照明、擋土牆和雕塑等工程。

近期,金寨縣又投入資金2300萬元,組織實施了烈士陵園其它改造工程,改造革命博物館展室並重新布展,重建紅軍紀念堂,建設洪學智將軍紀念碑,整修烈士塔和紅軍烈士陵園,進一步展示“千里躍進,將軍故鄉”主題。整修一新的烈士陵園將更加凸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新形象。

2008年10月2日,洪學智上將的骨灰也正式安放於紅軍廣場之上。

金寨縣紅軍廣場旅遊景區包括革命烈士紀念塔、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紅軍烈士墓園、紅軍廣場、洪學智將軍紀念碑、金寨縣紅軍紀念堂等六個主要景點,形成了以烈士紀念塔爲中心,融塔、館、堂、碑、墓園、廣場爲一體,具有深厚的紅色革命文化底蘊,與綠色山水景觀緊密相連,具有山區特色的紅色旅遊景區,年接待參觀者50萬人次。

金寨縣紅軍廣場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

紅軍陵墓

安葬着林維先、洪學智、滕海清、詹化雨、陳祥、餘明等已故將軍和老紅軍的遺體和骨灰。

洪學智(1913--2006)安徽金寨縣人,是我軍歷史上唯一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領。洪學智1929年參加商南起義,同年加入中國0,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班長、排長、連長、營政治委員、政治處主任,師、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蘇北鹽阜軍區司令員,新四軍3師參謀長、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遼西軍區副司令,黑龍江軍區司令,東野6縱司令,四野43…… 洪學智詳細信息++

林維先(1912~1985),又名林新,金寨縣丁家埠鎮人,家境貧苦。民國18 年(1929年)5 月,父親林昌升因參加立夏節起義,遭國民黨還鄉團逮捕折磨而死。臨終前囑咐林維先:“去參加紅軍,爲咱窮人報仇!”12 月林維先加入了工農紅軍,民國19 年12 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1 年11 月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參加紅軍後,不怕犧牲,作戰勇敢,很快由一名…… 林維先詳細信息++

滕海清(1909~)金寨縣南溪鎮人,民國18 年(1929 年)參加游擊隊,民國1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民國2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三十三團班長,第三十二團副連長、連長,四川巴中游擊隊營長,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團營政治教導員,第十師二十八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一至四次反“圍剿”鬥爭和川陝革0據地的反“六路圍攻”等戰…… 滕海清詳細信息++

詹化雨(1911~1984),金寨縣古碑鎮人,宣統三年(1911 年)12 月出生在一箇貧農家庭,因家庭貧困,只讀兩年半私塾即輟學,9 歲開始給人放牛,民國18 年(1929年)任村貧農團和蘇維埃主席。次年1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0 年春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調皖西北少共道委工作。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蘇區後,隨省委機關留鄂豫皖蘇區堅持鬥爭。民國23…… 詹化雨詳細信息++

原軍委工程兵副政委。陳祥是安徽省金寨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後任戰士、班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紅軍長征後,他留在潛山、太湖、英山邊區武工隊工作,堅持了三年艱苦的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排長、幹事、巡視員、政治教導員、科長、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創建皖…… 陳祥詳細信息++

餘明(1914~1990)原名餘嗣明,金寨縣桃嶺鄉人,幼時家庭貧苦。民國18 年(1929年)5 月,餘明在家鄉參加了立夏節起義。9 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年11 月參加紅軍。民國22 年1 月,隨部隊編入紅二十五軍七十四師任通訊員。同年10 月,由團轉爲中共正式黨員。在鄂豫皖邊區3 年游擊戰爭時期,餘明歷任光山縣沙河便衣隊政治指導員、鄂東北…… 餘明詳細信息++

梅山鎮:梅山鎮是聞名全國的將軍故里金寨縣的城關鎮,地處大別山北麓,與河南省接壤,境內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物產富饒,交通發達,正在興建的合武高速公路、滬漢蓉高速鐵路橫穿全境,省道縱橫交錯。梅山湖座落其間,湖光山色,四季宜人。梅山不僅是著名的綠色旅遊新星,也是全國"千里躍進、將軍故里"紅色旅遊線的經典地區。全鎮總面積315. 6平方公里,轄43個行政村(街道)、10個社…… 梅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