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武威文廟旅遊攻略

武威文廟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武威市博物館現館藏文物4.4萬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2件,一級文件170件,二級文物278件,三級文物594件,是甘肅省第二大歷史博物館。以銅奔馬、醫藥簡、禮儀簡、木雕、墓誌石刻爲代表的漢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緣塔、木版畫、金碗爲代表的西夏文物,以涼造新泉、西夏銀幣爲代表的貨幣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陸畫爲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發展武威旅遊業的重要資源。

目前,該館下轄文廟、西夏博物館、大雲寺、文物複製廠四個單位。

文廟位於武威城東南隅,院內古建築羣保存完整,莊嚴雄偉,古柏參天,槐廕庇日,素有"隴右學宮之冠"之美譽,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傳聞文廟最早建於前涼或西夏時期,碑載復建於明英宗正統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東西寬135m,南北長187m,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全廟由三組建築構成,東以供奉"萬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宮爲中心,南爲山門,北爲崇聖祠;中爲孔廟,是供奉"萬世師表"孔子的地方,以大成殿爲中心,南爲戟門、欞星門、狀元橋及泮池,北爲尊經閣;西爲涼州府儒學院。

西夏博物館位於武威文廟門前,座東向西,爲"回"字型仿古框架結構建築,佔地面積3570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西夏作爲中華民族大家庭裏的一箇成員,曾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叱吒一時。然而,由於在蒙古鐵騎的征服過程中,西夏文物典籍在刀光劍影中累遭損失,歷經數百年滄桑,連党項族本身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消逝了。而武威是迄今發現西夏文物、遺蹟最多的地方,這些豐富的文化遺存,是研究西夏曆史乃至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有不少還是國內獨一無二的。現從館藏衆多的西夏文物中,精選了150多件,分三大部分陳列展出,使西夏王國的興亡、西夏的經濟、西夏的文化等歷史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國寶木緣塔、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木板畫及西夏泥活字版-等。展覽用大型浮雕、文物圖片、壁畫、背景畫相結合的手法,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西夏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大雲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時期稱爲護國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爲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爲大雲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專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爲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

明、清時期大雲寺香火不斷,遊人衆多,是涼州有名的遊覽勝地。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損壞,唯有寺內的古鐘樓巋然獨存。解放後,文物部門從別處搬遷來火神殿、春秋閣等古建築,與古鐘樓組成今日大雲寺規模。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乘車線路:乘8、13、15、16、17路公交到達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43號

類型:博物館古蹟寺廟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935-2228884

開放時間:

8:30-18:00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也有很大影響,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紂王之庶兄微子啓,啓奉商祀,封於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爲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難奔魯,後乃定居魯國陬…… 孔子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