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旅遊攻略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暨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河北省涉縣赤岸村。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0領導的幾個重要根據地之一。

一二九師司令部暨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自1940年設在涉縣赤岸村,長達5年多。司令部大院就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院內西屋爲-司令員的住室,北屋爲會議室,南屋爲辦公室,東屋爲警衛室。-政委住在西院一幢坐南朝北的房子裏。現在司令部大院舊址北屋、東屋和南屋都陳列着反映當時軍民光榮鬥爭史的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

1946年秋,晉冀魯豫軍區領導機關遷到距武安25公里的冶陶村。1947年,0中央在這裏召開了整黨整風和土地工作會議,同年還召開了大軍南下會議。現在,當年的防空洞、地道、會議室舊址和部分領導人居住過的窯洞尚存。

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舊址位於涉縣西部,距離涉城6.5公里的王堡村。1940年,一二九師挺進太行山區,政治部從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桐峪村遷駐涉縣常樂村,同年移駐王堡村,1945年12月遷往武安。1943年,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這裏整風學習。政治部舊址現爲村民居住,禮堂仍保存完好,現在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國以來,涉縣清漳河畔赤岸村一帶的數十處晉冀魯豫邊區黨政軍機關舊址,一直是人們觀光旅遊和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1982年7月,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政府公佈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在紀念抗戰勝利5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專程回到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參觀,並揮筆書寫了“勿忘一二九師,激發愛國精神”,贈給涉縣人民。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爲全省首批十八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1996年11月,司令部舊址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列入中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列。

1999年5月至7日,河北省政府撥款15萬元,省文物局撥款10萬元,由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承建,對司令部舊址進行了舊址舊貌復原。

陳列館

並在司令部舊址北面將軍嶺北側,建成了佔地方1.3萬平方米的陳列館。館內陳列的多是一二九師將士浴血太行的實物和文字圖片資料,再現了一二九師在太行山區抗戰的輝煌歷史,展覽內容豐富、展示形式獨特、展示手段先進、參觀路線爲一條龍迴環式結構。館內以時間爲順序,採取圖、表、沙盤、雕塑、及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記錄了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期間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帶領一二九師將士浴血太行的革命事蹟,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向廣大觀衆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鬥和生活的精神風貌。

赤岸村:邯鄲市涉縣西北、清漳河西南岸有一箇鄉村,因在村西有一道紅土嶺,故名赤岸村。不過,讓赤岸“紅”起來的,不是這道土嶺,而是與八路軍一二九師相關的“紅色歷史”。在赤岸,一二九師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大決戰的序幕,並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同時,“赤岸村還是最大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首府,而且這裏有着北方八路軍的‘井岡山’之稱。”129師司令…… 赤岸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