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海棠山旅遊攻略

海棠山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海棠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海棠山風景區位於阜蒙縣大板鎮,地處醫巫閭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之一,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融爲一體的典範。普安寺始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83),道光賜匾額,與瑞應寺並稱藏傳佛教東方中心。現保存完好的摩崖造像267尊,最高的5米,最小的僅30釐米,姿態殊異,影像傳神,鬼斧神工,曠古奇絕,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譽爲中國東方“民族文化瑰寶”。由三座山峯形成的999米臥佛形象逼真,其軀幹上由裸岩組成的“壽”字線條清晰,遒勁有力,爲“東藏”名山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海棠山四季分明,風光旖旎,春賞山花,夏觀雲海,秋看紅葉,冬踏瓊雪,四時景各異,其樂俱無窮。

國家AAA-旅遊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優秀景區之一。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大板村西北2公里處。距阜新市區22公里,距省會瀋陽160公里。海棠山海拔高度715.5米,山高谷深,怪石嶙峋,植被豐富,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融爲一體的典範。

早在1683年,海棠山就建起了普安寺。據《阜新縣誌》記載:“普安寺一曰大-洞,在縣城南四十五里海棠山左麓,章嘉-前身,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率其徒張、劉、丁、楊、郭等姓創建之。”歷經六世-200多年的擴建,鼎盛時建成的以措欽大殿爲中心,包括法相僧院、時輪僧院、密乘僧院、白泉寺等寺廟建築羣佔地4萬多平方米,樓臺殿閣1500多間,僧舍400多戶,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被稱爲藏傳佛教東方中心。普安寺的主建築——措欽大殿,毀於1976年。2001年經省0批准復建。2002年10月竣工,2003年春節正式向遊人開放。復建後的普安寺措欽大殿,用6公斤黃金、1200塊寶石鑲嵌而成,是目前東北地區修復重建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廟宇,殿內復塑的大白傘蓋佛母像高9.9米,是全國最大的室內雕塑佛之一。如今,風格獨特、金碧輝煌的措欽大殿已成爲海棠山一箇突出的新亮點。

摩崖造像是海棠山一大突出景觀。“摩崖”就是在山岩上刻字;“造像”就是在岩石上雕像。普安寺摩崖造像始於道光八年(1828),由來自西藏的普安寺四世-丹畢道爾吉主持開鑿,經五世-德祥和六世-烏力吉侖連續雕刻,花費白銀一萬零八百兩,共造像449尊,現保存完好的267尊。這些造像分爲安息佛和忿怒佛兩類。安息佛分大安息和小安息,佛和菩薩爲大安息,如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等;小安息指祖師和名師,如宗咯巴。忿怒佛又分勇猛和兇惡兩種,如金剛、0等。最大的造像高5米,最小的僅0.16米。大的魁梧,小的精巧,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雕刻方法上吸取了中國古代及國外雕刻藝術風格,造像雕刻得細纖精巧,惟妙惟肖,從形式上看生動活潑,神形兼備,富有美感,形成了海棠山獨特的具有蒙、藏、漢族兼備的高、中低浮雕藝術特色。至今有些造像的彩繪仍很鮮豔,令人叫絕。目前,在我國發現如此規模的摩崖造像還尚屬首次,堪稱中國一絕。在一些佛龕四周還有摩崖50多處,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內容多數是箴言咒語,也有讚美之詞和鐫刻時間、記事、施主和雕刻工匠姓名。《人民日報》刊載的文章認爲這些摩崖造像“堪稱中國民間藝術傑作”,專家學者稱之爲“中國一絕”、“藏傳佛教黃教東方中心現存代表”。

景區內蒼松翠柏,怪石嶙峋,數十棵400餘年古松紫柏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造型奇特,有300餘種奇花異草和藥用植物,40餘種野生動物,形成“海棠山壯觀景秀,摩崖羣軼雕奇峯”的景觀。更令人稱奇的是海棠山景區新近發現天然形成的“人”、“壽”、“佛”景觀,形象逼真,氣勢恢宏,與寺廟、摩崖造像等人文景觀巧妙融合,渾然一體,形成了神祕的宗教文化旅遊景觀。

“佛”:在大板鎮朝陽寺屯向衆生奔佛景區望去,一尊由三座大小不等山峯組成的臥佛,頭南腳北安靜地仰臥在翠綠景區南端,臥佛身長999米。第一座山形成了臥佛的頭部,形象生動逼真,寬寬的額頭,高聳的鼻樑,得體的下頦骨,神態安靜而慈祥。第二座山和第三座山形成了臥佛的身軀,比例協調而勻稱。一幅巨大的綠色袈紗蓋在身上。下午太陽偏西,臥佛的姿態形成了一幅藝術價值極高的剪影片,晚霞中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壽”:在衆生奔佛景點,一箇巨大的“壽”字寫在臥佛的軀幹上,字體爲標準的行書體。字跡清晰,結構合理,筆鋒剛勁有力。“壽”字高約200米,寬約100米,在5000米的距離內清晰可見。

“人”:在衆生奔佛景點的北側,有無數箇動物像形石。其中一箇由三塊圓形石頭形成的巨大“外星人”聳立在石叢中。“外星人”的頭直徑1.5米,頭頂長着稀疏的頭髮,風蝕的後腦部分形成了一道道大腦的溝回。頸部直徑50公分,支着它大而重的頭顱。腰圍5米,上身長5米,兩條腿深深地紮在山石之中。“外星人”目不轉睛地盯着山下的村莊,特殊的嘴巴似乎要向人們訴說什麼。他是外星來客,還是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造化,還是迷途的孩童?這些只有你到現場才能看個究竟。

每年一度具有濃郁蒙古族風情的海棠山歌會,吸引着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

大板鎮:大板鎮位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部,東鄰富榮鎮,南接國華鄉,西和新民鎮青龍山相連,北與細河區水泉鎮以大巴溝隧道爲界。全鎮總面積13800 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209公頃。大板鎮轄 6個行政村,70個村民組。年全鎮總戶數爲3569戶,總人口12513人,農業人口11688人,非農業人口825人,蒙古族居民佔總人口的52%,還有漢族,滿族等少數民族。 大板鎮交…… 大板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