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龜山漢墓旅遊攻略

龜山漢墓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點級別:3A

景點介紹:龜山漢墓位於徐州市九里山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龜山西麓,爲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漢墓依山爲陵,全部由人工開鑿而成,南爲楚王劉注墓,北爲其夫人墓,兩墓均爲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側,呈喇叭形狀,有南北兩條甬道,甬道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爲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兩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爲20秒,誤差爲1/16000,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甬道。兩甬道均由26塊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每層13塊,每塊塞石重達6-7噸。墓室十五間,由人工開鑿而成,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東西全長83米,南北寬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

此墓工程浩大,雕鑿精細,洋溢着雄渾恣肆的楚漢雄風,氣勢雄偉,蘊含了漢代工匠們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藝,實爲世界罕見,被譽爲“中華一絕”、“千古奇觀”。

1號墓作豎穴式,穴東西長3.4米、南北寬2.2米、深9米,底部之東、南兩側各鑿寬2~3米、高1.6—1.8米的平頂墓室。室與豎穴間隔以石板,東室爲放置棺木的地方,木棺一具已朽。殉葬品主要放在南室,內容豐富,質地有銅、鐵、金、陶、玉石、漆器等類,多爲大件器皿,如陶鼎、銅壺、銅燈、銅勺、鎏金銅燻、陶壺、陶鈁等;在東室棺木內清理出有璦、璧、璜環、帶鉤及鐵劍、銅鏡等。不少銅器上鐫刻有銘文,如“御食官”、“文後家官”、“楚私官”和“丙長翁主”等,一些刻銘中還標明器物重量和容量,該墓應爲2號墓的陪葬墓。

2號墓規模較大,夫婦同墓異穴,洞室相通。墓道居西,方向270度。整個結構爲並列兩條墓道和甬道,14間墓室。東西全長83米,南北寬35米,總面積近600平方米。墓道呈喇叭形,各長10.5米,鑿于山腳下,東端直接甬道,甬道鑿于山體內,各長56米、寬1.06米、高1.72米。甬道間距20米,各以長方形塞石封堵,每組兩塊,上下疊壓,石長2.08~2.48米、寬0.8~1.04米、高0.87~1.02米,六面平整。14間墓室除3間位於甬道上,餘皆在甬道東端;北側墓有五間,除一間位於甬道中部南側外,餘皆在東端,主室爲前中後三間,前室向北開一側室,作拱式頂,爲女性墓;南側墓有室9間,一間位於甬道中部南側,另一間位於甬道近端處之北側,餘皆在甬道東端,爲東西向三排並列,主室外爲前中後三間,作兩收式頂,墓室大小不一,大者在中部鑿出擎天柱,小者分佈在周圍,主次配合成套,各室以門相通。室內發現簡瓦及板瓦,估計原有木結構房屋建築,現已圮毀。墓室及甬道有較完整的排水系統。該墓由於被盜,僅殘存陶麟趾金,陶璧及少量陶器、陶俑、陶馬、銅矛、銅飾件及銅“五銖”錢等。因墓0-土的一枚銀質龜鈕“劉注”私章,故知此墓爲西漢第六代楚王。據史載,劉注死於武帝元鼎二年(前15),此當爲墓葬時代。

交通路線:乘乘13、21、37路車到龜山漢墓下。

開放時間:08:00~17.30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九里區襄王北路3號

類型:陵園/墓地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516-85770107

開放時間:

8:30-17:30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包含在龜山景區門票80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