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旅遊攻略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遺址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佔地面積610萬平方米,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在這裏建立了一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部隊,這裏同德國納粹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並稱爲世界兩大滅絕人寰的殺人魔窟。731部隊罪證遺址設立於1936年,其所在地當年是0,飛機不準在上空飛行,火車經過這裏時必須在前一站放下窗簾,如果有人誤入這塊0,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斷頭臺,人們把這塊神祕的地方叫做“六十里地國境線”。

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裏,日軍在這裏殘害無數無辜百姓,僅在試驗室內以活人做試驗的慘案,就殘殺中國人、蘇聯人和蒙古人至少3000名。731部隊罪證遺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是揭露侵華日軍戰爭罪行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教材。

記得是1933年,東北淪陷時,日本侵略者首先在五常縣背蔭河建立以軍醫石井四郎爲首的“細菌研究所”,稱關東防疫給水部,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在原本不大的研究所,逐漸擴大到3000人左右的祕密細菌部隊。培養着數以萬計的老鼠和數千萬只跳蚤,每月生產300公斤鼠疫、霍亂、傷寒等細菌,並慘絕人寰地以活人進行各種細菌實驗,爲此,“七三一”部隊內特設一座可容三、四百人的監獄,被囚禁者大多是愛國的-日本侵略的志士,日本人把他們稱爲“木頭”或“馬魯大”,遭受着細菌的傳染,細菌戰轟擊、凍傷等。

1945年日本戰敗後,731部隊潰逃前自行炸燬了全部建築,銷燬了所有罪證。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開發工程已投入2842萬元,拆除遺址附近民房100多戶,挖掘四方樓部分遺址和特設監獄遺址。已建成的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陳列館總面積1500平方米,15個展廳,陳列照片470餘幅,陳列罪證實物70餘件和大量見證人證言。該館現保存較爲完好的遺址23處,是省級保護遺址。現擬吸引資金完成遺址開發工作,建設新的現代化陳列館。

項目建設主要內容:近期完成主體拆遷,遠期考慮核心園區整體拆遷。四方樓、兵器班及相關地下通道核心遺址挖掘考證。園區環境整理及相關設施建設。核心園區重大項目:新建現代化陳列館、服務樓改造工程、本部大樓復原工程與各場景區建設;遠期考慮綜合配套項目。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二級博物館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