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中山古鎮旅遊攻略

中山古鎮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這是一幅多麼古樸自然的水墨畫喲在一層層青石壘砌的河街堡坎上,悠然排列着一長溜木板青瓦吊腳樓房,自然蜿蜒而下,高低錯落有致,像蟄伏着的長龍,安恬地臥於青山綠水懷中。而緊傍着老街的筍溪河水,清澈靜幽,舒緩流淌,漣漪微漾,給這古色古香的境界憑添了幾多畫意詩情。

中山俗稱三合場,又名龍洞場,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一脈相連。古鎮背山臨水,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以前,三合場曾是繁華的水碼頭,爲川黔山區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題刻共82字,記敘李脊用、魚子仙等泛舟遊覽一事境內還有漢代古墓葬枇杷巖墓羣。

古鎮商鋪建築最具代表性,依山勢形成的商街縱向長1000多米,層層遞進,其風雨場的過街建築幾乎都是能遮風避雨不見天日的“封閉式”建築,由此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川東地區雨晴不定的特點。建築多爲兩層“吊腳樓”,下層爲鋪面,樓上可住人,鋪面開間做得較大,且易組合;整座古鎮全系青色瓦片蓋頂,紅漆木板竹篾夾牆,圓柱承重,古樸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風韻。

古鎮現居有209戶人家,民間傳統的經營業態如鐵匠鋪、中藥鋪、剃頭鋪等依然存在。此刻,晚冬的暖陽斜照着射進狹窄的老街,給灰暗黝黑的街面一隅鍍上一抹金黃,古鎮頓時有了勃勃生氣。踏着塊塊黛青石板鋪就的老街,在彎彎拐拐的石梯小巷穿行,穿場而過的風中不時瀰漫着陣陣草藥的清香,鐵匠鋪裏飛濺的爐火和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合諧得竟有一種不需雕琢的藝術風味,而街畔屋檐下那剃頭的白髮老翁,安閒而自在,像一幅油畫,烘托出古鎮風韻獨有的安居樂業圖。歷史建築是一箇城市的根,也是個人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中山鎮:江津市轄鎮。1949年前後名三合鄉,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中山公社,1984年設中山鄉,1993年建鎮。位於市境南部,距市府48公里。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1.8萬。通公路。轄新鋪、徐家、遊家、巖口、桐林、常樂、沙田、生田、正壩、牛巖、川洞、龍項、魚*R13個村委會和三合1個居委會。企業有水電、食品、木器加工等業。農產以水稻、蠶繭、生豬爲主。森林資…… 中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