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旅遊攻略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北省阜平縣城南40華里處。它距北京28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距保定140公里,距佛教勝地五臺山70公里,處在阜平、石家莊、定州、忻州和保定的交匯點上,交通十分便利。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0領導創建的第一塊敵後根據地,曾被譽爲“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爲中國抗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8年4月,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從陝北來到晉察冀的邊區阜平縣城南莊,居住工作了46天。期間,召開0中央-擴大會議,審視度勢,調整了南線戰略,爲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毛主席還親自起草了《紀念一九四八年五一勞動節口號》,第一次具體描繪了新中國的藍圖,成爲新中國成立的動員令。

爲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激勵後人。1972年,阜平縣委、縣政府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毛主席居住工作過的地方建起了城南莊革命紀念館,1974年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被列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在城南莊革命紀念館的基礎上建成了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分爲展覽區、室外雕塑區和後山舊址區。展覽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廣場佔地6300平方米,中間放置自然臥石,上有毛主席的親筆題詞“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館內運用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物以及先進的聲、光、電、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晉察冀軍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所創下的光輝業績。整個展覽莊重、樸實、簡潔、大方,融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於一體。

室外雕塑區位於展覽館的後廣場,設有六組雕塑:聶榮臻和美穗子,鄧拓、沙飛與新聞戰士,李勇和爆破組,戎冠秀與受傷戰士,國際友人白求恩,狼牙山五壯士,這些雕塑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晉察冀根據地的特點,加深了觀衆印象。

舊址區有兩重院落,前院矗立着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銅像,氣勢恢弘。院中栽有檜柏、銀杏和榕樹,鳥兒在樹枝間啾鳴,不失清靜和幽雅。後院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包括三排二十一間土坯房,其中有毛主席、-、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宿辦室,還有軍區作戰科、電話室和會議室。這是晉察冀軍區司令

部在河北唯一完整保留的機關舊址以及毛主席進京之前唯一完整保留的居住舊址,原址原貌,原汁原味!後山腳下還有一條長約128米的防空洞,是由晉察冀軍區工兵連的戰士人工挖鑿而成的,依舊保存完好。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環境優美,北靠菩薩嶺,南臨胭脂河。館內周圍松柏蒼翠、綠草如蔭、繁花似錦;館外青山聳立、林木蔥蘢,造就了莊重肅穆又富有自然情趣的觀覽和休憩環境。

城南莊村:城南莊村轄9個自然村(新莊、簡長溝、亞溝口、新房、城南莊、柳樹溝、南灣、塘沿口、保地溝),總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1780畝(其中水澆地1280 畝,旱地 500 畝),林地10000畝,森林覆蓋率67%。全村總人口801戶2399人,村兩委班子12人,其中支部 6人,村委7人(其中一人交叉任職),黨員174人,村民代表 56 人。 …… 城南莊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