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縣仙華山旅遊攻略

仙華山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仙華山又名仙姑山,位於浦江縣城北9公里處,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主峯少女峯,海拔728米 相傳因軒轅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昇天而得名。

仙華山崛起於1.5億年前的中生代,由於燕山運動強烈的斷裂擠壓和火山活動而形成。屬低山 丘陵地貌區,山頂緩坡地發育良好。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步,光溫互補,四季分明, 氣溫適中,景區氣溫比縣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覆蓋率約90%。交通方便。

仙華山以奇秀的山巔峯林爲勝,在海拔6oo米以上的 仙華山巔,石峯聳峭壁立,拔地而起。“如彼旗,如寶 蓮花,如鐵馬臨關。明劉伯溫有詩云:“仙華傑出最怪 異,望之如雲浮太空。”故仙華山又有“第一仙峯”之 稱。分四個景區:北爲石峯林立、怪石紛呈的“仙華峯 林”景區;南有明趙祟袍植梅數里的“梅塢香雪”景區 東爲千歲寶掌和尚修行之地“寶掌幽谷”景區;西有山 環水抱的“仙湖碧水”景區。共有24奇峯、14怪石異洞 等120處景點。

主要景區和特色有:

山巔聚傘林 在仙華山海拔6oo米以上山巔約1平方 公里的範圍內,聚集看高約50-loo米的聳峭石峯2l座, 它們千姿百態,有雄偉如擎天華柱的“華柱峯”,有奇 秀如出水芙蓉的“蓮花峯”,有玉立百米的“少女峯”,有狀似天馬行空的“神馬峯”。

2l峯分爲東西兩部分:西部ll峯以華柱峯爲主,粗壯穩健,以“雄’’取勝;東部10峯以少 女峯爲首,峯高而形奇,以“奇險”見長。兩部分共同特點是分佈緊湊,森列峭拔,四面成形, 美不勝收。仙華峯林尤以少女峯、仙壇峯、玉尺峯、玉圭峯、玉筍峯五峯最爲雄偉靈秀。少女峯 爲軒轅少女昇天處,極險削,有瞪道鐵鏈可供攀登。頂有坪臺,睛光燦爛,主仙華八景之一的“ 華柱丹光”即此。南向崖壑有“第一仙峯”題刻,登上峯頂,可觀賞“雖未小天下,一覽收吳越 ”的景色。北瞰羣山起伏,梯田層層,錦鋪翠疊,盡收眼底;南眺浦陽城廓,阡陌交通,江水村 舍,迷離入望。仙壇峯,俗稱二巖,海拔700米,多奇花野草,傳爲少女爲民治病採藥煉丹處, 玉尺峯,海拔672米,又稱中峯,此峯有扶雲挾月之勢,遊人罕登,仙華八景之一的“中峯嘯月” 即此。中峯與玉圭峯(海拔660米)對峙,間距僅l米,建有石門,題有“天門”、“廣雲路”、 “廣神遊”字樣,八景之一的“劍峽遲竟”即此。過“天門”、上“雲路”,雲霧飄渺間,遊人 飄飄欲仙。

五峯西下是昭靈巖,崖壁高100多米,長400多米。東西走向,蹲踞盤結, 南北峻峭,巖脊上多奇石蒼松,錯落怪異。從巖下仰望則伊然鐵城峯,故稱 西塢鐵城;從少女峯下視,狀如浮海長鯨工從浦陽城遠望如天馬行空,又稱 天馬峯。此處稱“西遊步道”。其間還有“西天門”、“渡仙橋”、“貴宏 亭”等,沿途名家題刻甚多。 仙華峯林景區多奇石,如白蛇、文龜、母子鷹、跳澗貓、太上老君、綠 毛石猴、迎客猴、虎頭、情人巖、笑口常開、夢筆生花、定海神針等。無不 維妙維肖。名洞有二:一爲“鼎湖洞”,俗稱通海 洞),相傳軒轅在湖北 鼎湖昇天之際,因愛女心切,由黃龍開迢從地下來此,留金丹一顆,爲金丹 石。二爲織絹洞,傳爲少女紡織處,內有小潭清泉,能治病,人稱仙水。潭 邊有小亭,日“九宵亭”。

仙華山巔舊時有廟,後改築于山麓。傳說來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 江南大旱,浦邑尤甚,知縣來此禱雨有應,三年正月(公元1203年)寧宗敕 賜廟額日“昭靈”。今之“昭靈宮”爲1993年遷址重建。此處諸峯若拱若揖, 浮雲蔡繞,護侍晨夕,爲“昭靈仙蹟”。新昭靈宮東側有一泓碧水映仙峯, 傳說凌晨可見少女梳頭側影,神奇美妙,故名“仙峯幻 影”。

五峯與昭靈巖構成景區山頂奇觀,遠近高下,正側 向背,隨步成形,陰陽晨昏,四時異趣。隆冬雪後放 晴,巖雪相映,浦邑人民以爭睹“仙華巖雪”爲快。

峽谷藏古寺 仙華山東有石宕、寶掌二峽谷,兩旁 峭壁萬仞、石峯連雲。谷底枕石漱流,清音曝願。谷中 泉水清冽甘甜,時而怒瀉如拋珠碎玉,時而奪地誦突, 如怫如揚。由於流水侵蝕,谷兩旁巖腹有許多石洞,雖 不大,但乾燥宜人。相傳呂祖謙等人曾讀書于山洞中。 寶掌陝谷中段建有寶掌寺,傳說寶掌和尚曾於此修行直 至IO72歲而終。由於蒼崖夾裕,青溪長流,故谷中常雲 蒸霞蔚,山色空澄,時有紫氣冉冉,神祕莫測。

碧水映翠峯 仙華山主人口有一面積1.1平方公 裏的人工湖——仙湖,湖水清澈晶瑩,周圍羣山環峙, 層巒疊峯,岸線曲折,嶇角長伸。湖中有二島,林木蔥 茺,如翡翠散落於湖面。水中翠峯幻影,撲朔迷離,傳 說月夜可見仙女沐浴,神奇美妙。

梅塢香雪 位於“仙華峯林”南側、“仙湖碧水” 東側,面積2.09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趙崇袍植梅數里 之地,今多已被名果桃形李替代。現已規劃在此景區建 “浦邑博覽館”,並廣植梅花、蠟梅,恢復“梅塢香 雪”本色。

仙華山景觀價值的認識約始於初唐。據記載:唐貞 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印度高僧寶掌周遊兩浙後,至仙華山,對其奇秀幽絕之景色讚歎不已,頌有“行盡支那四百洲,此地偏稱道人遊”之句,遂結廬 爲庵,於此修行直至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1072歲而終。此後來元明清代有名人幕名而來,或 撰文紀遊,或隱居林泉吟詠寄慨。宋方鳳(公元1241一1322年)在此著有《仙華八景)。元未宋 鐮(公元1310-l381年)於元至正中(約公元1350年)辭翰林院國史編修之召隱遁人仙華山龍門 爲道,贊仙華山奇形偉觀,“實天地間秀絕之區也”呂祖謙、謝翱、吳思齊、柳貫、吳萊、劉基 等都曾到此,井留存的詩文題詠逾百篇,摩崖石刻4處,爲仙華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仙華山風景區西與國家級風景區“兩江一湖”(新安江、富春江、千島湖)相毗鄰,南與國家級風景區“雙龍’’相近;浙贛鐵路和省渲杭金、蔣義(桐廬——義烏)公路經過縣境,義烏 民航機場在浦義文界處,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

信息來源:金華政府網

延伸閱讀:

·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