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市函谷關旅遊攻略

函谷關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裏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裏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衆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裏朝聖祭祖。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峯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裏進行的。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着這座重關名城流傳着“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臺、碑林、蠟像館、博物館、關樓、函關古道等20餘處。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鉅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歷史故事與傳說的發軔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裏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內外。

門票

門票70人民幣

開放時間

8:00-17:30

景點位置

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

延伸閱讀: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