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蔭縣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旅遊攻略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從這裏出土的化石,已 經被裝成了10具恐龍化石骨架。兩年前,多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在嘉蔭野外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大 規模恐龍化石羣,除甲嘴龍、虛骨龍外,還發現了甲龍化石、恐龍被皮膚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使“恐龍之鄉”的名聲更加遠場。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遙遠的黑龍江中俄邊境上就有着這樣一座因
“龍”而聞名的山——龍骨山。這龍骨山,山體矮小,甚至有點醜陋,但這裏,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被譽爲“恐龍的故鄉”。過去,這裏出土了中國最早組裝的恐龍化石——“神州第一龍”;今天,這裏已不再荒涼淒冷,成了一處旅遊勝地——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

嘉蔭有座龍骨山
嘉蔭縣龍骨山位於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北部的低山丘陵邊緣地帶,地處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0張)依江而立。地質、地貌、自然地理和中俄邊境區位得天獨厚,具備了良好的旅遊資源開發條件。2001
年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黑龍江恐龍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國內範圍西起魚亮子溝,東至太平溝河;南以
燎原村爲界,北抵黑龍江邊;東西長11公里,寬3公里;面積38.44公里。

構造

龍骨山在區位構造上屬於嘉蔭凹陷帶,坐落於老爺嶺地塊中元古界黑龍江羣變質岩系的基底之上;凹陷近南北向展布,向北延伸到俄羅斯境內。在中生代—新生代時期,凹陷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第
三系與第四系地層,恐龍化石羣產於晚白堊世中晚期的陸相碎屑沉積岩中;岩層由永安村組、太平村組
和魚亮子組的砂礫岩、長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含礫砂岩及泥岩組成,以魚亮子組砂礫岩、礫岩、含礫
砂岩中的恐龍化石最爲豐富。這些岩石顏色頗雜,爲灰、綠、白、黃、黑、藍、青等色;光怪陸離,五
光十色;黑白分明,灰綠相間,黃橙混合,紅紫有別,藍中透青;這些岩石也曾留下浪花、漩渦、潮峯
、波紋的形跡,尚有日明星辰、長虹清風的影兒,還留下動物之遺蛻,植物之槁株。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神奇的恐龍化石

黑龍江省作爲我國發現、挖掘恐龍化石最早的省份,地下埋藏着大量的恐龍化石。僅嘉蔭縣龍骨
山出土組架的恐龍化石就不下10架。據專家考察,龍骨山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羣,恐龍化石十分豐富。經估算,龍骨山地區埋藏恐龍化石骨架多達100餘個。除恐龍化石外,還發現了魚、龜、晰、鱷等珍貴化石。在含恐龍化石層位之下砂頁岩中,還發現了豐富的植物化石,如松柏、銀杏、蘇鐵、真蕨、懸鈴木、小葉菱、似昆木蘭樹等多達上百個屬種;無脊椎動物有腕足類、介形蟲、葉肢介、雙殼類等化石,大致可早分爲23個生物組合帶。

參考門票價格:淡季45、旺季6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