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雷臺公園旅遊攻略

雷臺公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武威市雷臺公園是中國旅遊樗”銅奔馬”的出土地。觀賞遊覽點有:一號、二號漢墓、雷臺觀、雷臺湖、九天靈泉瀑布、西涼伎樂館、把盞聽濤閣、醉聽堂、仙泉亭、雙孔石橋、羣馬玉雕等10多處。待建景點有:絲綢之路羣雕、漢白玉祈壇、銅天馬等20多箇。內設銅天馬等文物複製部、舊貨交易所、文物商店、旅遊產品商店。

雷臺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佔地面積12.4萬平方米。雷臺是絲綢之路上精品旅遊景區,1983年雷臺被公佈爲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臺漢墓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3年12月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11月被定爲甘肅省建設系統第三批"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2004年4月被定爲甘肅省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史料記載,雷臺爲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臺。《資冶通鑑》中記載:爲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80餘堵,基高9仞"。現雷臺保存基本完好,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臺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羣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築雄偉、規模宏大。周圍古樹參天,湖波盪漾,是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勝地。

1969年9月在臺下東南角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磚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門、甬道、前、中、後室等部分組成,通長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雖經盜掘,但遺存尚多,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古錢幣3萬枚,被史學界稱爲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1971年9月全國著名考古學家、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發現銅奔馬,稱其爲"馬踏飛燕"。1973年外交部長陳毅決定讓銅奔馬赴世界各地展覽。作爲中國考古文化優秀代表於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先後到法國、日本、英國、羅馬尼亞、奧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美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高度讚譽。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爲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武威市將"馬踏飛燕"定爲象徵武威騰飛的城標;1986年定爲國寶級文物。

爲了進一步保護開發和利用雷臺及雷臺漢墓這一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改善旅遊設施、提高旅遊區的服務質量和綜合接待能力。撤地設市後,在國家、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爭取資金3500多萬元對雷臺旅遊區進行旅遊基礎設施和景點建設,擴大佔地面積66670m2,雷臺旅遊區以嶄新的面貌向中外遊客充分展示了雷臺文化一條街、堪稱"中華第一門"的-格大門、大型音樂噴泉、天下第一馬"馬踏飛燕"、凝聚漢文化精萃的巨型浮雕、牌樓、圖騰柱以及堪稱"世界之最"的整體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隊列,建成並布展了具有天馬藝術風采的天馬藝術館。進行了古建築維修、綠化、美化建設,建成後,中央及各省、市領導、專家、學者參觀後給予了高度評價。

雷臺旅遊區環境的改善、漢文化和馬文化全方位的展示,給國內外遊客提供了舒適優美的遊覽環境,我們熱忱歡迎中外遊客來中國旅遊標誌之都,目睹那神奇的"馬踏飛燕"出土地及古代人民智慧的傑作。

地址:武威市涼州區雷臺東路附近

類型:古蹟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935-2215852

開放時間:

8:30-18:00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只進公園無需門票,進入雷臺漢墓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