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曲縣阿萬倉溼地景區旅遊攻略

阿萬倉溼地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阿萬倉溼地公園又稱貢賽爾喀木道,藏語意爲貢曲、賽爾曲、道吉曲三條河流與黃河匯流之地。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鄉,是以西北的貢曲、賽爾曲、東面的道吉曲匯合處爲中心的盆形草原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

阿萬倉景色優美,風景獨特,溼地與湖泊輝映,雪山與黃河並存,北方大地的陽剛之氣與江南水鄉的清柔之美融爲一體,是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文學家的理想去處和遊客避暑勝地。雄奇美麗的山河,恍如傳說的景色,和諧安詳的淨土,豪爽質樸的民風,燦爛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梵音,這不是夢中的幻覺,是現實中的貢賽爾喀木道。

貢賽爾喀木道,藏語意爲貢曲、賽爾曲、道吉曲三條河流與黃河匯流之地。位於瑪曲縣西南54公里的阿萬倉鄉政府治所以南,是以西北的貢曲、賽爾霞曲、東面的道吉曲匯合處爲中心的盆形草原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它包括著名的阿萬倉娘瑪寺院、散日瑪寺,賽爾霞溝吐蕃贊普赤德松讚的軍事指揮部遺蹟。貢賽爾喀木道歷史悠久,古爲西羌以白鹿爲圖騰的董氏卿所屬部落棲息之地,党項、吐渾谷、吐蕃、蒙古等民族生後在這裏生息或建立遊牧部落政權。公元701年,吐蕃贊普赤德松贊率兵進駐貢賽爾喀木道地區,攻打松州(今四川松藩縣)、洮州(今甘肅臨潭縣)和安多地區,把這裏作爲戰爭的後勤基地。公元1806年,第三世嘉木樣、羅桑圖丹久美堅措前往阿萬倉講解佛法,開始了拉卜楞寺政權對貢賽爾喀木道的影響。1875年,拉卜楞與果洛發生“萬兵戰役”後,貢賽爾喀木道正式歸順拉卜楞寺管理。

遠看貢賽爾風景區,河流迴環,千山競形,拉日瑪峯(海拔4500米)和沃特峯,隔河對峙,猶如兩尊雄壯的金剛武士,守護着貢賽爾喀木道的門戶,且地勢險要,谷幽峽長,盆地平緩,牧草青翠。該地區自古就是戰略要地,是遊牧民族通向隴南、川西和青海的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有“欲得河曲,先佔貢賽”之說。

貢賽爾喀木道景區傳說衆多,尤爲格薩爾神話豐富多彩。相傳,流放的格薩爾母子在河曲經過艱苦努力,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建立了通商的城堡,完善了一系列公共設施,贏得了廣大牧民羣衆的依賴和認可,通過賽馬一舉稱王,從而拉開了世界上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的序幕,豐富和發展了人類社會精神文化產品,成爲史詩中璀璨的明珠。同時該處又是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諸多人物活動的場所,至今有晁同、以及被嶺國的英雄們砍殺的許多霍爾國侵略者的頭顱堆積起來的山包――“霍爾果日”等地名傳說。沃特山,傳說嶺國的所有經書都藏在此山腹中,故其成爲“沃特”系藏語“經卷”的音譯。當地傳說是沃特成爲神山之後娶拉日瑪爲妻,生有一子娶名爲斯帝。後來由於沃特得知拉日瑪與薩日相愛,沃特一氣之下砍了拉日瑪一刀。拉日瑪離家逃亡途中,拉日瑪帶着刀疤繼續向西北方向逃跑。如果你有機會能站在山上聆聽這一傳說的話,你定會身臨其境。沃特山在南邊,拉日瑪在西北邊。

該景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在3400米至3700米之間,由於河岸極低,河水渲泄不暢,牧草種類豐富,覆蓋地帶受黃河和貢曲、賽爾霞曲長期渲泄影響,形成水潭和多沼澤地,成爲中國最美的溼地、若爾蓋、尕海、曼扎塘溼地的核心區。這裏景色優美,風景獨特,溼地與湖泊輝映,雪山與黃河並存,北方大地的陽剛之氣與江南水鄉的清柔之美融爲一體,是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文學家的理想去處和遊客避暑勝地。這裏也是領略青藏高原獨特而綜合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燦爛多彩的藏民族遊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塊淨土。因爲藏族人遵循了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的內心與外在和諧的精神境界,所以自然又把一箇世界上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完好性的人間仙境回贈給了瑪曲兒女。

雄奇美麗的山河,恍如傳說的景色,和諧發展的淨土,豪爽質樸的民風,燦爛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梵音,這不是夢中的幻覺,是現實中的貢賽爾喀木道。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格薩爾廣場東側

開放時間:

8:30-18:00

門票:

門票35人民幣

信息來源:瑪曲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