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縣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旅遊攻略

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5年12月,龍州起義紀念館、紅八軍軍部舊址、法國駐龍州領事館、鐵橋阻擊戰遺址組成“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獲得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

龍州起義紀念館:

龍州起義紀念館即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是紀念鄧小平親自組織、領導和發動龍州起義、創建紅八軍的專題紀念館。建築面積5400多平方米,爲“五角星”形鋼混結構,陳列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所陳列的文物達300多件,陳列着反映龍州起義的珍貴歷史照片和現場照片800多張。在展覽形式上,龍州起義紀念館陳列樓採用現代化的光學手段,通過文物、歷史資料照片、場景等多種表現手法,使龍州起義的歷史過程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增強了陳列的吸引力,拉近了觀衆與陳列的距離,提高了展覽的效果。

紅八軍軍部舊址:

中國紅軍第八軍司令部舊址又名紅軍樓。軍部舊址爲一幢法式三層樓房,磚牆、本板樓層;左江革命委員會舊址爲一幢中式二層磚木結構樓房,這兩棟樓房原皆爲“瑞豐祥”錢莊,鄧小平同志1929年到龍州佈置起義前期工作,1930年領導龍州起義勝利,創建紅八軍時,在此辦公和居住,爲紅八軍的指揮機關。此期間,鄧小平同志於軍部門前種下兩株柏樹,現仍蔥鬱遒勁,生機勃勃。鄧小平同志在1971年、1978年曾兩次問起這兩株柏樹的生長情況。

1963年2月,軍部舊址和左江革命委員會舊址被列爲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復原了當年的會議室和鄧小平臥室。201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定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法國駐龍州領事館:

法國駐龍州領事館舊址爲兩幢長方形法式建築,建於1896年,層高5米,磚牆,石質地板,旋梯和樓板全用紅木精製,銑鐵皮蓋頂。四周是大拱門,拱門內爲2米寬走廊,每幢建築面積876平方米,總面積1752平方米,建築周圍全由高大樟木環護,時爲廣西第一座外國領事館。該館原址位於河西岸蔞園角,現址原爲中法合營的龍州至同登鐵路龍州火車站,後鐵路因軌距爭執停辦,領事館遂於1898年遷入,直至1949年8月才全部撤走,2000年被定爲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橋阻擊戰遺址:

民國2年(即1913年),陸榮廷、譚浩明、林甫田等龍州軍政要人會同議定興建龍州鐵橋。鐵橋由當時的華利公司老闆魏木華(華僑)負責承建,中國工程師黃英設計,全橋施工歷時二年,民國4年竣工。橋長123米,寬3.8米,高26米,是民國時期唯一連接龍州縣城南北的橋樑,是廣西最早的公路鐵橋。1930年3月20日,桂系軍隊突襲龍州,俞作豫帶領紅八軍將士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由於敵我兵力懸殊,爲了掩護軍部和主力部隊轉移,400多名紅八軍戰士據守龍州鐵橋與敵軍展開了慘烈的鐵橋阻擊戰,共斃敵800多人,400多名紅八軍將士壯烈犧牲。民國29年(即1940年)7月,日本侵略軍從南寧第二次進犯龍州前夕,國民黨軍隊以阻遏日軍進犯爲名,將鐵橋炸燬。

爲了尊重歷史,牢記歷史,激勵後人,2009年,龍州縣按照紅色旅遊建設項目規劃,將鐵橋阻擊戰遺址進行修復,該項目主要是拓寬鐵橋阻擊戰遺址面積,修建小型休閒廣場,復原斷橋,修築堤岸,工程於2010年1月下旬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