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縣十八潭風景區旅遊攻略

十八潭風景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十八潭,位於大悟縣西北部的大悟三里城鎮,這裏的“十里飛瀑響水潭”,深藏在方圓百里羣山峻嶺之中。大悟十八潭10餘公里長的深山峽谷,鬼斧神工般地鍛造出白馬潭、黑龍潭、虎嘯潭、響水潭、彌勒潭、觀音潭、七疊潭等十八潭美景。

從三里城往西溯肖家河到五峯山,便進入大悟縣十八潭風景區。十八潭有“世人皆知五峯山,七疊瀑布白馬潭。獅象嚴把頭門守,七十二道鐵門閂”的詩句。寓意湍流九曲十八彎,大有“山--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勝景。

十八潭南連景城寨,西託五峯山,北倚光禿山。羣峯山澗沁出的涓涓小溪,匯流成河。清澈見底的溪流可以看見嬉戲的沙鑽魚,--到潭中潔白無瑕的鵝卵石。10餘公里長的深山峽谷,鬼斧神工般地鍛造出白馬潭、黑龍潭、虎嘯潭、響水潭、彌勒潭、觀音潭、七疊潭等十八潭美景。潭水或飛流直下,飄飄灑灑;或聚流成潭,波瀾疊起;或舒緩平坦,歡歌奔跑……真可謂“青山無墨千年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十八潭景區有動人心絃的瀑布,又有清澈如鏡的碧潭;既有賞心悅目的古樹,又有清脆悅耳的林濤;既有雕琢傳奇的美石,又有膾炙人口的故事。雨過天晴的十八潭,即現彩虹凌空,雲蒸霞蔚,十八潭全然掩映在波濤澎湃的雲海之中,搖曳羣峯勝似仙島蓬萊。置身其中宛若仙境,可以盡情欣賞波瀾壯闊、變幻莫測的雲海奇觀。

十八潭的紅葉炫麗多姿,醉人心脾;十八潭的奇石形態各異,賞心悅目。

白馬潭

白馬潭相傳是玉帝洗馬之處,潭水深不可測,水至清而不見底。潭三面乃懸崖峭壁,唯潭水流出之處有一沙灘,潭左邊峭壁上有一橢圓形凹陷,神似一馬蹄印,傳說乃玉帝白馬所留蹄印,故潭名白馬潭。

響水潭因孤山山泉與澗水匯流形成5級瀑布,在第3級瀑布處,瀑流如注,自120餘米高的石壁上傾瀉而下,飛流衝激,水珠進濺,聲苦驚雷,至谷底彙集成潭,故名響水潭。潭中碧波盪漾,綠樹白雲倒映如畫;潭兩側峭壁懸崖、怪石嶙峋,有的象人、有的似船,各具情趣,惟妙惟肖;潭上方有一石洞,名“觀音洞”,高2米、寬20餘米,背靠懸崖,面臨險谷,深不可測,遊人罕至;潭下成溪,溪水淙淙,清澈見底,兩岸雜樹叢生,花草紛呈,常有飛禽走獸至溪邊喝水嬉戲。

金鉤吊葫蘆是當地人對一瀑布的形象稱謂。此瀑布高三四十米,溪流流下時成水柱狀,落入瀑佈下潭中濺起美麗水花,像一金鉤吊着一箇葫蘆,故得此稱謂,冬天時,瀑布結冰後,其景更是美妙。

船石溝是光頭山下峽谷深溝,溝旁兩側山頂,有兩隻栩栩如生的石船。一羣石人、一隻石公雞、兩隻石毛竹,形態逼真,惟妙惟肖。泉水如湧沿谷飛瀉,形成五級瀑布,在第三級瀑布處,瀑流如注,自120米高的石壁傾瀉而下,飛流衝激,水珠迸濺,聲若驚雷,使是響水潭。旁有觀音洞,高2米,寬20餘米,背靠懸崖,面臨險谷,深不可測。

另有黑龍潭、虎嘯潭、彌勒潭、觀音潭、七疊潭、棺材溝、腳盆石、鐵門栓、靴子石、令牌石、戲子石、井城寨等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