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峯自治縣五峯後河天門峽景區旅遊攻略

五峯後河天門峽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湖北五峯後河天門峽位於湖北省西南部神奇北緯30°線上,地屬湖北省宜昌市五峯縣境內,距五峯縣城20公里,總面積103.40平方公里,擴展區409平方公里。五峯後河天門峽於1985年3月經原宜昌地區行署批准建立,1988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升格爲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峯後河天門峽是湖北繼神農架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爲宜昌市唯一一箇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確定的華南虎放歸自然項目的首選區域。

【天門峽景區】,它是後河生態旅遊區的核心區域,擁有七大旅遊產品:峽谷奇石遊覽區、綜合服務區、科研服務區、休閒體驗區、動物野化區、度假養生區和薄刀嶺遊覽區。

天門峽左側峽谷深達600米,右側的巍巍懸崖是神祕後河與紅塵俗世隔絕的一道天然屏障,恰是一道連接天地的大門。這座“一夫當關,萬無莫開”的山崖,與對面的山峯對峙,形成後河第一個U字形的峽谷地貌,是冰川時期典型的地質結構。

後河地質狀貌複雜,從遠古代至新生代第三系,幾乎所有地層均有出露。所露地層的褶皺、斷裂明顯,排列有序。天門峽峽谷中,多處形成“一線天”地貌,最寬處20米,最窄處只有10米。天門峽就像一扇天造的自然之門,將門內門外阻隔成天堂與人間兩個世界。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門內的“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照明基本靠油”。後河人祖祖輩輩就從這個峽谷裏進進出出,跋山涉水,異常艱難。由於大山的阻隔,峽谷內的農民沿襲着祖輩留下來的耕作方式,種的是老種子,用的是農家肥。

當然,後河的原始生態環境,也是仰仗天門峽,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的。您看,天門峽以外,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因爲伐木售賣,產生大片荒山,後來這些地方生長出來的只能夠算作是原始次森林了。而且,百溪河前段,過去曾經是水流嘩嘩,清波盪漾,如今,地上明流晴上幾天就立馬消失了,只剩下肉眼看不見的地下暗河。幸虧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及時甦醒,停下了砍伐的斧子,栽植了更多的常綠樹,也幸虧有了這片自然關住森林大門的閘閥,爲我們保留下來一片極其珍貴的原始森林景觀。

地址:宜昌市五峯縣境內(距五峯縣城20公里)

類型:峽谷

開放時間:

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