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旅遊攻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科普教育基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位於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寶高速中段,東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寶雞市86公里,與太白山和法門寺20公里之遙。

博覽園建設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館動物博物館和昆蟲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樹木園及多種種質資源圃等,是集教學、科研、科普於一體的重要學科基地。博覽園是學校在整合科教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博物館羣,全面、系統地宣傳農業科技知識和展示了我國農業科技成就,這在我國尚屬首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70多年的長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在農業科教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特別是楊凌的幾代農業科教專家收藏積累了大量珍貴的動物、植物、土壤、昆蟲標本(實物)和農史典藏,成爲學校的重要科教資源。其中昆蟲標本120萬號,植物標本55萬份,收藏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動物標本數十萬號,其中富有農林專業特色的珍稀動物8000餘件;線裝古籍五萬餘冊,爲全國農林院校之冠,全國現存農業古籍300餘種中我校收藏284種,其中善本文獻20餘種。

1987年,依託植物保護學院豐富的昆蟲標本收藏,學校創建了全國第一個昆蟲博物館,開始了標本資源保護、開放利用和科普教育新路子的探索。1996年,國務院副總理-來我校考察後又批准立項建設昆蟲博物館二期工程,使昆蟲博物館和昆蟲學科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昆蟲博物館先後被評爲“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教育基地”、“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陝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單位”等,成爲科學研究、教學實踐、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併爲宣傳學校和楊淩示範區發揮了重要作用。昆蟲博物館的建成爲學校標本資源開放利用、服務教學和科研、開展科普教育樹立了成功典範。

1999年合併組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爲了進一步整合和挖掘學科資源優勢,建立集科研、教學、科普爲一體的學科基地,保護和開放利用標本資源,展示農業科技成就,傳播農業文化和科學知識,在原昆蟲博物館的基礎上,學校依託昆蟲學、畜牧獸醫學、植物學、土壤學和農業歷史學等學科研究成果和優勢,於2001年10月啓動了博覽園建設項目。

博覽園是一箇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它的建設得到了國家和陝西省政府、社會各界、廣大校友和全校師生員工的關心、支持和資助。其中邵氏基金會捐贈500萬元港幣建設逸夫科技館,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捐資400餘萬元建設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地方政府、各界友人還捐贈了大批展品,支持博覽園的建設。

2006年11月博覽園全面建成並向社會開放,成爲學校的一箇學科展示平臺,主要服務教學和科研,並面向公衆開展科普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先進科技與先進文化相結合,提高民族科學文化水平,在創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博物館通過多種現代化展示手段和豐富的標本、模型、實物、文物展覽,形象、系統、科學地介紹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動物、昆蟲、植物、土壤知識和農業科技史,展示我國農業科技和生物技術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面向公衆傳播農業文化和科學知識。目前博覽園已經成爲國內最大的以農業科技爲主題的由五個專業博物館組成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在服務教學、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方面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門票價格:旺季:60淡季:60

諮詢電話:029-87080888

郵編:712100

景區地址:陝西楊凌邰城路3號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