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區御窯廠窯址旅遊攻略

御窯廠窯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景德鎮老城區中心地帶的珠山中路。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鎮珠山設浮樑瓷局,負責爲皇家監造御用瓷。皇帝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將浮樑瓷局改建爲御廠,宮廷瓷器開始註明皇帝的年款。清代康熙年間御廠改稱御窯廠,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綿延近七百年。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爲精湛的官辦瓷廠。

由於御窯廠的特權所在,歷來薈萃着景德鎮的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它雖然專爲皇帝燒製瓷器,而客觀上則爲中華民族創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異寶。除了不少流失於海外,至今尚有許多陶藝珍品珍藏於故宮博物院,並向海內外遊客展示。

御窯廠是官窯的象徵,是陶藝瑰寶的搖籃。歷來,人們對御窯廠充滿神祕感與好奇心。御窯廠代表了明清時期中國陶瓷技術和藝術的最高水平,現存遺址及其背景環境是研究御窯廠歷史沿革、管理制度、燒造工藝的重要依據,也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景德鎮城市發展脈絡的重要基礎。中國是古代世界陶瓷手工業最爲發達的國度,而景德鎮御窯廠又是中國陶瓷業最高成就的代表,因此,景德鎮御窯廠無愧於古代世界陶瓷手工業的中心,對全世界陶瓷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御窯廠遺址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考古成果被評爲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首批國家重點支持的100項大遺址,國家首批公佈的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國家十二五大遺址重點保護展示工程,國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園區。

開放的景點:

官窯博物館:經多年整理,採取“多級分類,系列復原”的方法,修復御窯廠出土官窯精品千餘件,有一批被譽爲“絕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遺存面世,現均收藏在該館內。館內陳列了明清御窯遺址出土的大量修復品,大多是海內外罕見孤品,年代可靠,爲觀衆提供了斷代標尺。珍貴藏品有明洪武釉裏紅花卉紋大碗,明永樂甜白三壺連通器,明宣德青花龍紋蟋蟀罐,明成化鬥彩高士杯等精品。

陶瓷微縮景觀《御窯廠》:系依據《景德鎮陶錄》、《陶冶圖》等相關文獻資料,歷經4年的設計與創作,採用陶瓷材料高溫燒製而成。使用了相關陶瓷生產、生活物件近千件,生動再現出御窯廠昔日輝煌的生產景象,並被評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御窯工藝博物館: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御窯制瓷工藝的歷史和傳承,御窯制瓷原料和窯具,御瓷成型、彩繪、填色的過程,以及歷代帝王管理窯廠、官員監督工匠製作的歷史等。並陳列了一大批仿製的古代皇家精品瓷器。

御窯遺址保護房(兩處):考古發掘揭露了許多重要遺址和出土大量遺物,獲重大成果。榮獲2003--2004年度田野考古二等獎。展示的遺蹟有:牆、窯爐、和掩埋落選御用瓷器的小坑。對明代官窯特別是明代官窯瓷器的研究有重大的意義,爲研究、探討明代早、中期御窯的範圍、燒成技術、產品特徵和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新的科學資料。

佑陶靈祠:官府爲窯工童賓所立祠,又稱“風火仙師”廟。祠內供奉風火仙師童賓像,兩邊是做坯、託坯、收兜腳、打雜的小扶手、二扶手等各腳窯工師傅的塑像。

龍珠閣:珠山有閣一座,紅牆黃瓦,重檐飛翹,雕樑畫棟,秀雅端莊。閣最初建於唐代,稱聚珠亭,宋代修葺一新後,稱中立亭。明朝天順年間重建,叫朝天閣,成化年間改稱冰立堂,萬曆年間又改建,叫環翠亭。清雍正時改稱文昌閣。1925年重建,才叫龍珠閣。現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龍珠閣是1989年動工重建的,1990年10月首屆“中國瓷都——景德鎮國際陶瓷節”開幕之際建成。2012年,在上級文物部門的重視關心下,龍珠閣實施維修工程,將其闢爲市民休閒場所。

龍珠閣內有弧幕電影、御窯遺珍、陶人心語、瓷樂合鳴、體驗新御窯產品等展示。

址:景德鎮市珠山中路187號

聯繫電話:0798-8201378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