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縣七彩長虹旅遊景區旅遊攻略

七彩長虹旅遊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七彩長虹旅遊景區位於開化國家公園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蓋率85.1%,山林面積17.2萬畝,耕地8287畝。與江西婺源江灣鎮相鄰,是浙贛省際協作的主要窗口之一。景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浙西具有典型性的鄉村旅遊景區。目前開發成熟的有江南布達拉宮臺回山、高田坑古村落兩大特色景區,是浙西紅色勝地、風水寶地、養生福地,近年來,七彩長虹成爲浙西鄉村鄉村旅遊的一箇“引爆點”,成爲浙西乃至長三角地區鄉村旅遊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長虹是方誌敏、黃道、邵式平等共產黨人創立的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蓋率85.1%,山林面積17.2萬畝,耕地8287畝。水力資源豐厚,碧家河水庫是開化第三大水庫。富有鄉村特色的景觀使長虹成爲國家東部公園的一顆明珠,是中國美院美院寫生創作基地、衢州市攝影創作基地,開化鄉村休閒旅遊示範區。

七彩長虹,是一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著有江南布達拉宮之稱的臺回山,層層梯田如行雲流水,氣勢恢宏,磅礴壯觀。春天的金色油菜花絨毯、夏天的七彩梯田、秋天的稻穗麥浪和冬天的霜雪玉砌,一年四季,總有可拍之景。高山古村•高田坑浙江保存最完善的原生態古村落,其暗夜公園更是星空攝影極佳拍攝地。長虹是一方風水寶地,錢王祖墓,狀元故里,範氏文化,皆踞於此;長虹是一片養生福地,山河俊秀,有水皆碧,無山不青,時光靜好。

長虹是一方紅色勝地,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是方誌敏、關英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革命根據地。這裏是方誌敏、黃道、邵式平等共產黨人創立的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5年5月,關英率部在庫坑成立閩浙贛省委在浙西的第一個中心縣委——中共開婺休中心縣委,7月,建立中共閩浙贛省委祕密機關,成爲當時浙皖邊區的革命中心,先後建立起7箇中心區委,黨支部107個,團支部31個。國民黨軍對庫坑紅軍進行多次“清剿”,進行大小戰役9次,長虹籍犧牲的紅軍就達50多人。現建有中共閩浙贛省委紀念館、紅色廣場、紅軍烈士紀念館、紅軍被服廠等,被列爲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爲浙江省第八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每年接待參觀人數超4萬人次。庫坑已成爲浙西最閃亮的紅色勝地。

長虹是一方風水寶地,是浙江第一狀元程宿的故里。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北源村程宿18歲狀元及第,之後其兒子程迪爲榜眼,孫子程天民、曾孫程俱均爲進士,一門四進士。其曾孫程俱所作《麟臺故事》和《北山小集》收入《四庫全書》。桃源是范仲淹後裔遷居地,范仲淹的長孫範旭定居長虹桃源大舉自然村,曾三次爲所居山村取名“野墅、桃園、大舉”。是錢王祖墓所在地。明崇禎至民國的七部《開化縣誌》記載,“錢王冢在縣北三十里雲臺真子坑,傳吳越王錢繆祖墳地也……”。真子坑就是現在的老屋基自然村,當地宗譜有錢王祖墳的墓圖所示。有集賢祠、順應橋、雲門寺等7個文物保護點。有開化海拔最高、保存最完好的歷史文化古村落高田坑。

長虹是一方養生福地,長虹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蓋率85.1%,山林面積17.2萬畝,耕地8287畝。水利資源豐富,碧家河水庫是開化第三大水庫。富有鄉村特色的景觀使長虹成爲國家東部公園裏的一顆明珠,有江南布達拉宮臺回山、真子坑浙西小龍脈、中山堂江南最美茶園、天上人間西山、西坑野生石斑魚觀賞基地等景點,是中國美院寫生創作基地、衢州市攝影創作基地。萬梓良主演的電影《回到原點》、《英秀》在長虹成功拍攝,是開化鄉村休閒旅遊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