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旅遊攻略

竹溝革命紀念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溝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始建於1956年,由-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館內有革命舊址31處,文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被0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爲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主要景點

竹溝革命紀念館的紅色旅遊景點主要有:0中央中原局、0河南省委、新四軍四支隊八團隊各機關和-辦公室,-辦公室,彭雪楓辦公室等舊址和竹溝軍政教導大隊、豫鄂邊軍事會議舊址及陳列廳等。-

陳列展示

1997年之前,館內陳列有竹溝革命歷史展覽,共分爲五個部分:早期革命活動,建立竹溝的第一個黨支部;竹溝革命紀念館 竹溝革命紀念館

紅軍主力長征後,組建豫鄂邊省委,創建紅軍游擊隊,開闢以竹溝爲中心的桐柏山區根據地,成爲南方八省十四處遊擊根據地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竹溝逐漸成爲河南人民抗日戰爭的指揮中心;1938年0中央中原局在竹溝設立,-、-等從延安來到竹溝,領導豫、鄂、皖、蘇地區黨的工作,竹溝成爲我黨在中原地區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

1997年2月至1998年10月,竹溝革命紀念館新建展廳一座,建築面積780平方米,爲青磚小瓦仿古代建築。基本陳列爲“竹溝革命鬥爭史陳列”,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爲“早期革命活動”;第二部分是“開闢豫南桐柏山區根據地”;第三部分是“河南抗戰的領導中心”;第四部分爲“中原抗戰的戰略支撐點”;第五部分是“竹溝慘案”;第六部分爲“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

全部陳列展出實物、圖片、繪畫、文字內容等共計400餘件,繪製場景4處,大型雕塑作品四件;館藏文物近800件,藏品類別主要是近現代文物,特別是反映0中央中原局在竹溝時期遺留下來的革命文物,如:-同志曾戴用過的棉皮帽和新四軍第五師確山縣民兵總隊部關防木印等。

4歷史背景編輯抗日戰爭初期,竹溝是0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彭雪楓、張勁夫、張愛萍、張震、-、朱理治、陳少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裏工作和戰鬥過。

在竹溝創刊的0著名報刊《拂曉報》、《小消息報》,宣傳了0中央、毛澤東的抗日路線、方針和政策,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揮了積極作用。-的著名著作《論0員的修養》就是輾轉中原,抵達竹溝後修訂的。中原局、河南省委還在竹溝舉辦教導隊和黨訓班等,培育黨政軍幹部 1400 餘人。竹溝又是新四軍二師一部、四師、五師的發祥地和三師、七師部分骨幹力量的出發地 。

當年,-同志看到這裏如火如荼、生機勃勃的大好革命形勢 ,高興地說:“延安有黨的領導,竹溝也有黨的領導;延安有窯洞,竹溝也有窯 洞;延安有抗大,竹溝有黨訓班;延安有延河,竹溝有溱河。這裏簡直成了小延 安!”從此,竹溝以“小延安”的美名傳揚全國。

5旅遊參觀

地址: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

開放時間:(春夏)8:00-18:00,(秋冬)8:00—17:30

門票:免費

周邊景點:楊靖宇將軍故居、嵖岈山風景區、銅山風景區、薄山湖風景區等。

竹溝鎮:竹溝鎮位於確山縣西30公里處,全鎮轄15個行政村,2.8萬人口,總面積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備,服務體系完善的新興小城鎮,也是革命老區,素有革命聖地——“小延安”之美譽。竹溝鎮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現已查明有各種礦藏23種,其中鐵儲量100萬噸,鉛、鋅儲量240萬噸,石灰石、水泥石2.5億噸,瑩石10萬噸,石英石90萬噸,花崗岩、大…… 竹溝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