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區共樂園旅遊攻略

共樂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共樂園,位於唐家灣北面的鵝峯山下,爲唐紹儀的私人花園。始建於1910年,曾取名"小玲瓏山館",1921年擴建時改名"共樂園",1982年擴建時再改名爲"唐家灣公園"。其佔地3.4萬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觀星閣、田園別墅、石門坊、六柱亭等,石門坊門額上"共樂園"三個字是唐紹儀手跡。1932年唐紹儀贈予唐家村,讓村民休憩娛樂。1986年被公佈爲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珠海市唐家鎮鵝嶺北麓的兩座山崗之上。依山傍湖,亭榭相招,林廕庇日,風景幽美,是一箇富有特色和情趣的旅遊勝地。它原是清末民初政界名人唐紹儀的私人花園,始建於清朝宣統元年。

唐家共樂園是珠海三大名園之一,佔地五百多畝,耗資近40萬銀兩,用6年時間分期修建而成。之後,唐紹儀“優遊其中,以娛晚景”。該園初名叫“小玲瓏新館”。據說其源出自唐極喜愛的一件鏤空石雕水晶球。

公園的大門門口是一座典雅的石牌坊,兩隻石獅鎮門,上方刻着:“共樂園”三字,聯曰:“百年樹人十年樹木”,“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均爲當年汪精衛的手書。共樂園內,綠樹蔥鬱,到處是佳木怪藤,香花名果,共有幾百個品種之多,其種源大多都是從東南亞和歐洲國家引進的珍貴植物。

園內有較著名的法國桃花心木,皇后玫瑰,菲律賓的洋葡萄、番石榴,泰國的番荔枝,馬來西亞的洋紫荊,素心蘭和人蔘果等;其中日本黑松、印度橡膠榕及金絲掛綠竹等均爲國內稀有的樹種,被有關專家稱爲小植物園。昔日唐紹儀很讚賞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情趣,在園內廣植五百多株荔枝果樹,每當蟬鳴荔熟時節,盈幹累萬顆丹荔掛滿枝頭,紅飛翠舞煞是迷人。

園中有一株濃蔭如蓋的大榕樹生長在一座2米高的塔上,此塔謂:“故容塔”,又稱“標誌塔”,是唐紹儀爲移山填壑而築的。塔築成後,來此棲息的小鳥叨來的榕樹籽在塔裏萌芽,後來長出一顆榕樹,樹根不斷延伸,盤根錯節地把這個塔的四周圈滿了,所以人們就稱它爲“盤石孤榕”,爲園中一勝景。而附近也有一株頗有特色的檸檬桉樹,高撥參天,仰望好像一位姿態娉婷的美女,腿裹石榴裙,隨風飄舞,飛揚之致,頗引人遐思,故有“美人樹”的雅號。

共樂園中,中西合璧的觀星閣別有特色,黃色的外牆在濃綠掩映下若隱若現。其實這是唐紹儀建造的小型天文臺。二樓的拱形天花板原來明確標註着獵戶、北斗、七宿等星座,已經被毀壞了。觀星閣上的天台是圓形的,建有六個城垛形磚柱,平均分佈並連接着六根圓形鋅管。鋅管有一條紅色垂線相連,方便人們使用六分儀按東西經各180度對天體進行觀測,頗有講究。據說當年每逢初一、十五,唐紹儀就會和家人一起登臨觀星閣,賞月觀星,共享天倫之樂。天台中心有天然迴音壁的奇象。

1979年建市之後,共樂園被闢爲區級公園,新築了“碧海餐廳”、“憩賓亭”、“樂山亭”和開鑿一箇37畝闊的“九曲橋人工湖”等,給園內增添秀色。

唐紹儀(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於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唐家灣鎮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第一任校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 ,國民黨政府-。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自幼到上海讀書,1874年成爲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學,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881年歸國。曾任駐朝鮮漢城領事、駐朝…… 唐紹儀詳細信息++

唐家灣鎮: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鎮位於珠海市的北部,京珠高速公路、粵西沿海高速公路的起點處,由唐家、金鼎和淇澳三部分組成,面積130平方公里,設鎮一級人民政權,下轄1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約10萬,其中戶籍人口2.9萬。唐家灣鎮有“與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國海第一灣”之譽,被稱爲“陸島相望嶺南重鎮 、風雲史蹟近代名鎮、攜故納今城中古鎮、山海園林棲居美鎮”,擁有着珠…… 唐家灣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