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縣七里坪鎮長勝街景區旅遊攻略

七里坪鎮長勝街景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位於大別山南麓、鄂豫兩省交界處,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重建地、紅二十八軍改編地,是-、徐深吉、鄭位三等143位共和國將軍的故鄉。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遊名鎮。全鎮版土面積362平方公里,轄69個村、一箇居委會,全鎮有21444戶,總人口9.3萬人。七里坪鎮背靠大別山,南接大武漢,北離河南新縣火車站30公里,西距京珠高速公路35公里,境內省際公路陽(邏)福(田口)公路、大別山腹地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

1924年這裏就建有0組織;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農-動蓬勃發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成爲黃麻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特區的中心;1931年在此創建紅四方面軍,曾改名爲列寧市。建國後還存有鄂豫皖特區蘇維埃、紅四方面軍指揮部、0黃安縣委會、黃安縣蘇維埃、革命法庭、工會、銀行、列寧小學等40多處革命舊址,有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彭湃街、楊殷街與光浩門、南一門和紅四方面軍成立時的廣場等紀念地及有關遺蹟。

七里坪長勝街

在革命戰爭年代,七里坪是“黃麻起義”策源地,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鄂豫皖蘇區早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七里坪爲中國革命作出了卓越貢獻,也爲今天留下了豐富的革命遺址、遺蹟資源,長勝街就是其中之一。

長勝街是七里坪的一條主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爲楊殷街,全長400米(解放後又續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門樓,花崗石條砌成。街道兩邊房屋清一色的青磚黑瓦、木格窗戶、木板門扇,每間房屋山牆或隔火牆有龍蛇鳥獸造型裝飾,街道寬約7米,地面用花崗石條鋪成,由於七里坪地處鄂豫交界,長勝街上商貿十分興隆,街道兩邊居民都從事工商貿易。據紅安縣誌記載“1927年長勝街從南到北僅經營糧油的漕行就有30多家”,居民們每天把收來的糧油山貨特產等,用竹排從倒河運向陽邏,銷往武漢,再從武漢把當地羣衆需要的工業品、生活用品運載回來,銷往各地,當時人稱七里坪爲“小漢口”,稱長勝街爲“六渡橋”。土地革命時期,七里地區在鄭位三、戴克敏、曹學楷、吳煥先等發動和領導下,革命活動風起雲湧。農協會、農民自衛隊紛紛成立,打土豪、懲惡霸等革命活動如火如荼。七里坪的長勝街成了革命中心,1926年在長勝街“柯義生”雜貨店的店員鄭行瑞爲了配合農-動,在潘氏祠堂成立了“七里坪工會”,並任工會主席,成立了工人糾察隊,隨後又成立了我黨歷史上最早的勞動保障機構,黃安縣及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勞工委員會。工農運動開展以後,爲了懲治土豪惡霸,1927年4月初,在長勝街的南廟成立革命法庭,依照《湖北省懲治土豪劣紳暫行條例》依法懲治了七里地區大土豪阮純青、李介仁,鎮壓了七里坪商會會長李業階等反動派,大長了工農協會的志氣,有效打擊了-的反動氣焰,法庭遺址至今尚存。2002年5月14日-法學研究會與會專家參觀了這個法庭後都讚歎不已,被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爲第一庭。1927年7月,0黃安縣委在長勝街南門外文昌宮召開緊急會議,傳達0“八七會議”精神,擬定《0黃安縣關於傳達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關於武裝-的指示的報告》和《0黃安縣委關於武裝-的計劃》同年11月13日0黃麻特委在文昌宮召開黃麻兩縣黨團活動分子會議,成立了黃麻起義指揮部,七里坪也因此成爲起義隊伍的重要集結點。轟轟烈烈的黃麻-在七里坪掀開了序幕,成爲中國革命最早武裝-之一,載入中國革命史冊。1930年黨中央鑑於鄂豫皖地區革命運動不斷高漲,爲了指導革命順利發展,委派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來鄂豫皖蘇區,在七里坪文昌宮主持召開了原0鄂豫皖邊特委緊急會議,決定成立平漢特區行動委員會、0鄂豫皖邊特委,經鄂豫皖特委研究決定,把革命的大本營建在七里坪命名爲“列寧市”,把長勝街命名爲“楊殷街”。並在長勝街48號建設“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發行紙幣壹元、伍角、貳串3種,銅幣面值伍拾文1種,油布憑票(經濟公社流通券)有壹串文、貳串文兩種。在長勝街49號設立中西藥局,爲紅軍醫院供應藥品,保障了傷病員的治療,在長勝街52—54號創辦了鄂豫皖特區第一個蘇維埃經濟公社,爲農民提供種子農具等生產用品。長勝街29號設立飯堂合作社,相當於招待所,持蘇區政府或紅軍介紹信的可免費就餐,並在河街創辦了鄂豫皖蘇維埃小學,當時命名爲“列寧小學”。

1931年11月7日,紅四軍,紅二十五軍合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七里坪西門外河灘上召開成立大會,-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劉士奇任政治部主任,部隊有3萬多人,指揮部駐在長勝街,後來,這支部隊成爲中國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爲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勳。

七里坪是中國革命的著名老區,革命遺址遺蹟極爲豐富。1988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92年載入全國曆史名鎮史冊,而長勝街又是革命文物最爲集中的一條街。解放初,由於建設需要,南北城門樓已拆除,街道石條已撬走,居民建房有的改變原樣,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長勝街的文物保護,併成立了“七里坪文物管理所”,加強了文物保護,特別是2002年紅安縣委、縣政府決定對長勝街進行重點修復,同年3月,縣政府決定投資100萬元修復南北城門樓,恢復石條路面,擴寬下水道,修復街道立面,規範管線,充實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的復原陳列及輔助展覽等。

長勝街既是革命文物一條街,又是傳統教育、旅遊觀光好景點,每年前來旅遊觀點接受教育達數萬多人,同時也是革命題材、影視劇拍攝的好場所,近幾年在長勝街上先後拍攝了《五更寒》、《大別山上紅旗飄》、《黃麻驚雷》、《大進攻序曲》等10多部影視劇目。

七里坪鎮: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位於大別山南麓,鄂豫兩省邊際,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重建地,是-、徐深吉、鄭位三等143位共和國將軍的故鄉。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遊名鎮。全鎮版土面積328平方公里,轄69個村、一箇…… 七里坪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