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雲山風景名勝區旅遊攻略

雲山風景名勝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雲山位於邵陽市武岡縣城南7.5公里,海拔1372.5米,屬雪峯山餘脈。東西綿延數十里,毗連着武岡、新寧、城步三縣疆界。雲山之名,據清初新化人鄧顯鶴遊雲山後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見腳底白煙一線,蓬蓬出石際,老僧日:‘雲起矣’,已而蓊然滿山谷。乃嘆雲山之名不虛也。”可見雲山是以雲繚霧繞的特異景色而享其名。這裏集名勝、古蹟、森林於一體,歷爲武岡風景名勝區。

雲山風景區

據清光緒《武岡州志》載:雲山爲七十三峯,一峯飛去靖州城外,遂成勝景,餘峯名多失考,唯紫霄、日華、月華、芙蓉、香爐著稱,稱中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六十九福地,也是湖南邵陽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前0主席華國峯曾爲此題名:“楚南勝境”。

雲山風景秀麗,素爲旅遊勝地,古今名人題詠甚多;宋高宗載趙構感嘆曰“雲山七十一峯,煙雲變幻”,明代禮部主事潘應星曾題“仙橋橫漢”、“崖前簾水”等十景,並流傳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據《湖南考古略》載:“盧生、侯生,(秦)始皇道入海求神仙茶,不獲,居雲山”。《重建雲山梵剎碑記》也有“昔盧、侯二生,避秦煉丹於此”的記載。香爐峯上的“盧侯二仙祠”,石基尚存。五里庵道旁石崖有隸刻“秦人古道”4字,相傳當年盧、侯二生,即沿此道入山,同當地譚真人~起-。秦始皇派陶、鄧二將軍追至雲山,亦留不去,後成仙飛昇,遺體石化,成爲雲山一景“將軍石”。此外,尚有侯仙蹟、盧仙影、仙人橋、掃壇竹、煉丹井、飛昇臺、棋盤石等景點,皆爲一方勝跡。雲山71峯中,除紫霄、別雲、頂秀、芙蓉、香爐、日華、月華諸峯,雄峙雲天外,其餘峯名已失傳,明末道臣潘應星不肯在清廷作官,與其兄潘應鬥在山麓結廬而居。他將各具風韻的景物,歸納爲“雲山十景”,即:兩華聳翠,一瀑飛濤、仙橋橫漢,杏塢藏春、巖前簾水、雲外鐘聲、竹颱風掃、丹井雲封、洞門餘影、石畔遺蹤。別雲峯下有塊方園一里的地方,因諸峯環列周圍,人稱“蓮花寶座”,是雲山歷代寺廟建築的核心區。

據《萬古不磨》碑載:“雲山最早有寺,約創於秦。”宋代在此建萬壽宮與觀音閣,元代毀於火,明嘉靖21年,武岡知州王喧重建。明成化5年,僧人志慧等募建的勝力寺,宏大雅麗,成“一郡雄觀”。九江府通判顏廷榘有《遊雲山題勝力寺慧上人房》詩:雲山深處是仙家,別有高僧誦法華;一縷爐煙縈幾篆,半房香雨入簾花。經聲杳杳隨風度,燈影幢幢向榻斜;惟有慧心常自在,豈知無量自恆沙。明末高僧燕居和尚曾講經於此,並重修殿宇,於寺左建別雲祥院,擁有僧衆200餘人,香客不絕於道,使雲山成爲湘西南佛教鼎盛的香火聖地。宋代郡守江立中曾在七十一峯上建雲峯閣,“藏御書於其中”。

此外,歷代還興建了寶頂庵、將軍廟、五里庵、三里庵,半山廟等,各藏深幽,架筧接泉,供香客遊侶憩歇。這些古建築多在1950—1954年間拆毀。勝力寺亦毀於1967年,1986年復建。別雲峯下有石塔林,大、小塔墓20多座,僅六面、錐形,高度在0.5—2.5米之間。塔頂有石雕寶珠、相輪、露盤、覆鉢等,這些塔基多爲明、清建築。

秀麗多姿的雲山,除了古老的人文景觀,美麗的傳說和自然風物外,她還是一座巨大的森林公園。在她兩萬餘畝核心植被的保護區域中,稀世的珍貴樹種,罕見的奇異花草,以及偶然出沒於深壑幽谷間的珍禽異獸,使她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高度重視,認爲她是一箇“天然的果木園,在科學研究上有着閃光的價值”。經科學考察,初步查明的雲山樹種有457種,分88科,被列爲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植物13種,列爲省重點保護的6種。

此外,還有名貴的觀賞樹種如雲山白蘭花、白玉蘭、凹葉厚朴、雲山木犀等,大都樹齡較長、花大清香、紅白相映。天麻、竹節人蔘、雞爪黃連、猴頭菌、黨蔘、七葉一枝花等草木植物,是名貴藥材。動物中的娃娃魚,錦雞、麋、麝、猛豹等不時可見。雲山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明,1982年列爲國家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爲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