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縣尋樂書巖旅遊攻略

尋樂書巖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尋樂書巖位於嘉陵江西東青鎮東興村境內。清嘉慶五年(1800)由鄉人寇繼順等鳩工依山鑿石室兩間以避兵亂。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光緒十年(1884),地方名儒賈儒珍利用原石室右下側天然巖穴及穴上端石巖先後新鑿石室5間,加原石室共7間連接相通,面積355.5平方米。在石室外辦“竹橋齋”,厚聘縣內名儒考訂、刊刻、翻印“四書”、“五經”,增印《小學集註》,質地精良,信譽遠蹈,一時文人學士往觀不絕;凡題詠善書者均留有佳作刻於室壁,行、楷、篆各體共152幅、1.9萬多字。內有石雕孔子、文昌帝、關聖大帝、八仙、觀音、藥王、財神、土地、送子娘娘、蠶絲公、蠶絲婆等像和浮雕5處、壁畫9幅。賈儒珍又在洞外數十處建亭臺房廊,環以石砌圍牆,牆內植花木。石室內泉水四時不涸。賈儒珍常住其間,以文會友,以樂其志,故名“尋樂書巖”。光緒十五年(1889)賈儒珍75歲時將書巖改名“九思祠”,鄉人俗稱“賈家洞”。民國以來,賈家衰敗,賈氏子孫將“竹橋齋”書版賣盡。解放前夕,洞外亭臺房廊已被拆毀“0”期間,洞內神像被破壞。現浮雕和石副書法尚存,人稱“清代書法展廳”,1983年4月8日,縣政府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從洞口爲中心,向東外延50米至回岸山腰寇孝國自留坡界,向南外延20米至東興村一組桑樹地,向西外延20米,向北外延25米至保護標誌碑。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東外延100米至回岸山山脊,向南外延60米至東興一組寇孝英承包地,向西外延60米至回岸山左側寇治龍自留坡界,向北外延75米至石梯路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