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區李家疃旅遊攻略

李家疃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疃村位於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東南3公里處,與濟南市的章丘市接壤。村莊地勢平坦,309國道從村北穿過。十九世紀初葉,李家疃村有很多人到南方做綢緞、布匹生意,買賣興隆,財源享通,所賺銀兩大多用於買土地、建房屋。當時最豪華的建築是9座不同形式的庭院,建在村莊的中軸線上,南北貫通,九門相沖,房屋寬敞高大,造型美觀。

建築所用木料考究,房頂用精緻瓦和獸形瓦裝飾。其中還建造了5座兩層樓房(現存3座),挺拔高聳,巍峨壯觀。此外,還有民用建築土製青板瓦房約200多間。村南村北各建造花園一處,南花園名“南寺”,北花園名“懷隱園”。花園佈局合理,別具匠心。園內有假山池沼、奇花異石,所用材料大多由江南購運。村莊初興之時,可謂財源茂盛,人壽年豐,村域廣闊,聞名千里。

清朝末期,爲抵禦土匪騷擾,當時以王姓爲主的各大戶,動員村民籌資建築圍牆,鄰里相助,羣策羣力,終於在1859年築圍成功。圍牆建築雄偉,培育6米。寬4米,全長2452.7米,系用灰土夯實而成,用土5萬餘方。圍牆上面可以行車走人,坦著如砥.圍牆設有四門,北爲白雲門,南爲青陽門,西爲迎風門,東爲豹文門。隨着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遷,圍牆先後坍塌,現有些地段尚存殘垣。村裏還建有兩座節孝牌坊,一南一北,系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所建。

兩坊建築全用湖青石,每塊重約數噸、長約七八米,挺拔高大,造型美觀。在兩坊建築中,最雄偉的爲南節孝坊。坊寬約5—6米。高約7—8米,坊頂青石檐下正中剩有皇帝“聖旨”二字,其下分兩行刻有“節孝維風王夙綸妻於氏節孝坊”字樣。坊門前後兩側各裝有一對青石雕刻的伏臥獅子,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李家疃在歷史上出現了諸多仁人志士。明朝時,王推化之子曾任浙江道檢查御史,曹家和曾做過永幹府正堂。

清朝時,王選化之子王我庸曾任長沙府陽宜知縣:王藎臣祖籍李家疃,後隨父遷居河南,曾任淄川縣令王悅凝武藝超羣,考取武亞元:王悅衡德高望重,在義和團運動中任過淄川一帶義和團首領。在近代,王煥奎是淄博五音戲創始人之一,與鄧洪山齊名。李家疃古建築羣,現保留房屋約200餘間,佔地60餘畝。有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另一部分還保留原樣。

王村鎮:新成立的王村鎮總面積57.97平方公里,轄41個村、l個居委會,總人口 5453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588人,農業人口34942人.工業初步形成耐火材料、機械、電子、食品釀造、建材及建築安裝、環保、日用陶瓷、化工、農藥、地下資源開採加工等十大支柱行業。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拉開框架,初具小城鎮規模。農村經濟日趨活躍,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成爲方圓數十里的經濟…… 王村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