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湘陰左宗棠故居—柳莊旅遊攻略

湘陰左宗棠故居—柳莊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左宗棠故居因建於湘陰東鄉柳家衝,故名柳莊。柳莊,青瓦白粉牆,庭院式結構,樹木蔥鬱,翠柳依依,鳥語花香,蛙聲唱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左宗棠用生平教書所得白銀,在湘陰東鄉柳家衝(今樟樹鎮巡山村),購置了70畝水田,80畝山地,並依着地勢修建了一座住宅,他在宅門上方親書“柳莊”二字,道光二十四年,左宗棠全家由湘潭遷居柳莊。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柳莊就是2004年縣委縣政府按照湘陰十一五旅遊規劃投資將近二佰萬元在原址上按原貌復建後的柳莊,其平面佈局與建築風格與初建時基本一致,整棟莊園坐西朝東,共有大小房屋48間,其建築風格爲晚清民居建築。

清“中興名臣”左宗棠,是今湘陰界頭鋪鎮新光村左家段人。曾官居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和兩江總督。他爲捍衛祖國西北邊疆,確保新疆入版圖,立下了巨大功績,是愛國主義的歷史入物。當時被朝廷封爲恪靖候。左生前親自捐款籌建“留青學校”。清宣統三年(1911年),左氏家族修建家祠,是爲“太傅祠”。祠爲兩進兩廂,泥水結構。前進中太傅祠,撰有左宗棠生前自題聯:縱讀數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爲識字;欲守六百年家業,有善策還是耕田。後進設孔子堂。前後進佔地4000平方米,後被毀。1983年撥款修繕。

在文星鎮八甲,亦有“左文襄公祠”(又稱相國祠,左公祠)。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去世後,清廷卹典頗豐,予左身後以極大哀榮外,還將左附祀京師賢良,昭忠兩祠,並在左的出生地及立功省份建專祠以彰功績。光緒十三年(1887年),湖南巡撫吳大徵奉旨建此祠。內塑有左公遺像,另有他的功業介紹及左生前好友及部屬的詩文輓聯和像贊。

柳莊位於今樟樹鎮巡山村柳家衝,爲左宗棠36歲聞達前在家務農的地方。當時左自號“湘上農人”躬耕壠畝達8年之久。加上出仕以後,回湘探親,祭祖,先後在此居住18年。當時莊屋有個朝門,上有他親題的“柳莊”二字。今日的茶園還是他當年親手按“新法”栽培的安化茶,茶園至今猶爲旺盛。蜇居時的左宗棠,於“蕭閒沉寂之時,”除了躬耕,義賑,興辦義學外,特別注重讀書、著書,留下《樸存閣農書》等傳世。期間,他系統研究天下山川地理形勢,這國他後來駱幕,建楚軍,總督數省,規復新疆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柳莊因之也成了一處研究歷史人物的文物之地。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生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人,後3次參加進士考試均落第,遂絕意科舉,留心農事,研究輿地和兵法。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入湖南,左宗棠應邀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和駱秉章幕府,爲鎮壓太平軍出謀劃策。咸豐十年(1860年),由曾國藩保薦,以四品京堂襄辦皖南軍務,左宗棠收集王鑫“老湘軍”舊部…… 左宗棠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