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郝家橋習仲勳舊居旅遊攻略

郝家橋習仲勳舊居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1943年1月中旬,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議結束後,爲了加強北線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調關中地委書記習仲勳任綏德地委書記。

習仲勳上任後,領導綏德分區軍民繼續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並開展了整風運動、精兵簡政、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和全民大生產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1943年清明節剛過,習仲勳書記在普遍調查的基礎上,帶領調查組進駐位於綏德縣城西南10公里的郝家橋村蹲點深入調查1月有餘,瞭解到該村村民在劉玉厚的帶領下,在有限的土地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生產,並通過精耕細作、改善土地條件、選擇優良品種提高單產等辦法,使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也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郝家橋的深入調研,使習仲勳思路頓開:綏德地區只有采取郝家橋的辦法才能將農業生產搞上去。於是,他幫助劉玉厚認真總結郝家橋的經驗,並召集地委會議,研究決定在全區範圍內推廣劉玉厚和郝家橋的生產經驗。通過“村村學習郝家橋,人人學習劉玉厚”活動,很快便在綏德地區掀起了大生產熱潮,劉玉厚被授予“模範黨員、勞動英雄”稱號。1943年11月和1944年12月,劉玉厚先後兩次出席在延安召開的勞動英雄大會,被授予邊區勞動英雄,並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和教誨。1995年劉玉厚去世後,習仲勳題寫了“劉玉厚同志是陝甘寧邊區著名農業勞動英雄、優秀共產黨員”,習仲勳同志也因此與郝家橋村廣大羣衆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2003年,爲了紀念習仲勳同志,我縣將郝家橋兩委會陣地作爲紀念室,室內陳列了習仲勳同志革命生涯的部分圖片,室外樹立了習仲勳紀念碑,並於2008年將此紀念室列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紀念室詳細展示習仲勳深入郝家橋調查,培養樹立先進典型、勞動英雄,推動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和移民工作以及習仲勳、齊心與郝家橋父老鄉親的深厚情誼等史實。具體由三大板塊組成:

第一板塊:郝家橋村黨組織的建立及政權建設簡況。主要展示郝家橋早期黨團組織和政權建設的有關史實;

第二板塊:習仲勳與郝家橋。主要展示習仲勳帶領地委調查組在郝家橋調查,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勞動英雄,推動全局工作等史實,包括郝家橋調查、“農村楷模”郝家橋、勞動英雄三部分內容;

第三板塊:深厚的情誼。主要展示習仲勳、齊心與郝家橋父老鄉親結下的深厚情誼,以及建國以後習仲勳、齊心與郝家橋羣衆的往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