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區鹿門山風景名勝區旅遊攻略

鹿門山風景名勝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鹿門山原名蘇嶺山,在襄陽東津鎮境內。據縣誌載,東漢光武帝與近臣習鬱在此夢見神廟,遂建寺記念。後來山以寺名。境內山水秀麗水、恬靜幽深。唐代著名山水傳人孟浩然和皮日休先後來此隱居,留下許多千古名篇。秀麗的山水與豐厚的文化遺存相得益形,使鹿門山成爲海內外著名的文化旅遊區。

鹿門山

鹿門寺興盛時,有佛殿、齋堂等房屋500餘間,傳說“騎馬關山門”。後幾經損毀,1980年始逐步修復。現有與佛寺相關的景點鹿門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龍頭池等等。鹿門寺環山臨水,山澗幽深,林木蒼翠。漢末名士龐德公不受刺史劉表數次宴請,攜家登鹿門山採藥;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吟詠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也曾幽棲鹿門……因此,世稱“鹿門高士傲帝王”。

後人曾建許多紀念性建築,現存“龐公製藥洞”、“浩然亭”、“三高祠”(塑龐統、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餘塊。鹿門山及附近崗巒,共建有“山門翠微”、“詩家遺風”、“鹿門隱居”、“沙丘點後”、“香爐秋紅”5景區32景點。

鹿門寺已修葺一新,並有龐德公採藥棲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個景點。此處環境優美,羣山環繞,清泉涓涓,周圍的森林面積2600餘畝,森林覆蓋率92.5%,已被列爲國家森林公園。

鹿門寺初建時規模宏大,秀麗壯觀,歷代名僧常來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間最爲興盛。鹿門山羣峯環峙,林密石怪。東漢末年,襄陽名士龐德公攜妻入山採藥不歸,盛唐,著名詩人孟浩然、張子容、白雲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隱過。全國各地不少名家才子到此相機聚,成爲當時的一箇文學藝術交流中心。自唐以來,留下衆多的瑰麗詩篇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 ,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爲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3-4] 爲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爲其國號,…… 劉秀詳細信息++

襄陽侯 習鬱習鬱,字文通。襄陽人,融子。初爲侍中。他隨漢光武帝劉秀駕幸黎丘(今襄陽宜城轄地),兩人共同夢見蘇嶺山神,劉秀因他有功,封爲襄陽侯。習鬱就在蘇嶺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於祠前神道兩側,百姓稱之爲鹿門廟,蘇嶺山從此改稱鹿門山。他在襄陽峴山南,依照范蠡養魚法作魚池,池旁有堤,種有竹、楸、芙蓉、菱、芡覆於水面,人稱習家池。晉徵南將軍山簡駐襄陽,常…… 習鬱詳細信息++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號孟山人,世稱孟襄陽,唐代詩人,被譽爲詩傑。孟浩然是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詩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早寒江上有懷》《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爲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王孟詩派”。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 孟浩然詳細信息++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後) 唐代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襄陽(今屬湖北)人。出身於貧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蹤房玄齡、杜如晦的事業(《七愛詩·房杜二相國》)。出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長安,應進士舉不第。南行寓壽州。懿宗鹹通八年(867)登進士第。次年東遊,至蘇州。鹹通十年爲蘇州…… 皮日休詳細信息++

龐統(179—214年),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三國時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 龐統年輕時,爲人樸鈍,未有識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爲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於鑑識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交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箇樹上,一箇樹下…… 龐統詳細信息++

東津鎮:襄陽縣轄鎮。1950年設東津區,1958年改爲公社,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漢江東岸,距縣府7.5公里。面積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萬。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門寺公路交會於此。轄東津、上營、祁營、樊坡、樊營、陳坡、老營一村、老營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灣、肖崗、後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灣、崔胡、肖崗、嶽崗、莊衝、淳河、唐衝、秦咀、田…… 東津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