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區南陽漢畫館景區(漢畫像館)旅遊攻略

南陽漢畫館景區(漢畫像館)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南陽漢畫館是一座收藏、陳列和研究漢代畫像石的專業性博物館,她是我國建館歷史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

南陽漢畫館始建於1935年10月,當時的館舍位於南陽民衆教育館內(今臥龍區廣播站後院)。館藏漢畫像石118塊。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羅震撰寫了“南陽漢畫館創修記”碑文。解放後,隨着大量散存畫像石被發現和收集,空間狹小的館舍已無法容納越來越多的畫像石。於是,漢畫館於1958年被搬遷到南陽市西郊臥龍崗上的武侯祠景區內。二次修建的館舍展廳面積擴大到900餘平方米,共收藏畫像石500餘塊。郭沫若先生爲新館題寫了“漢畫館”門額。

七十年代中期,漢畫像石的館藏量由原先的500餘石猛增至1000餘石,展館容量再次趨於飽和。1976年,開始在原館東北側再次重建一座新館舍,並於1979年竣工開館。新館展廳面積1700餘平方米,展出畫像石精品187塊,館藏畫像石總量已達1500塊。

歷史進入八十年代,隨着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對外開放和經濟、文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作爲南陽地方歷史文化的傑出代表,南陽漢畫像石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參觀、研究南陽漢畫的人日益增多。爲了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在八十年代後期,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決定投資新建一座規模更大、功能齊全、融展覽、旅遊爲一體的現代化館舍。經過多年的努力,總投資一千多萬的新漢畫館大樓終於在1999年12月竣工並對外開放。

1999年12月27日新建成的漢畫館,坐落在南陽市區西南方的臥龍崗龍首處,她背靠蜿蜒起伏的臥龍崗,前臨流淌不息的白河之水,北邊與南陽名勝武侯祠相鄰,門前有漢畫路與東面的車站南路和北面的臥龍路相連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整個漢畫館景區佔地面積80餘畝,院內的中心建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陳列大樓,它的總面積爲6000平方米。南陽漢畫館景園大門前兩側聳立着一對高達11米的仿漢門闕。(附雙闕照片)大門入口處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樸特色的大理石牆壁,其上雕鑿着由郭沫若題寫的“漢畫館”三個金色大字。穿過兩邊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廣場,拾級而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氣勢壯觀的二重樓仿漢建築——主體陳列大樓。進入南陽漢畫館展覽大廳,引人注目的是一對東漢大型圓雕石刻——天祿、辟邪(附照片)。大廳西壁上方是一幅仿漢大型雕塑“德漢雄風”,它集中體現了南陽漢畫豐厚的文化內涵。整個畫像石陳列大廳的平面佈局略呈“T”字型,展廳總面積爲2000平方米,共設有十一箇展廳。主題陳列——“南陽漢代畫像石刻”按展覽內容又分爲序廳、生產勞動、建築藝術、歷史故事、社會生活、車騎田獵、天文與神話、角抵、舞樂百戲、逐疫昇仙等十大部分。

漢畫館景區——全景欣賞該景區暫時沒有全景。

地址:南陽市臥龍區漢畫街398號

類型:博物館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