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潘家園舊貨市場(潘家園文化苑)旅遊攻略

潘家園舊貨市場(潘家園文化苑)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潘家園又有“鬼市”之稱。說起“鬼市”還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當時國運衰落,許多達官顯貴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變賣。畢竟這是件有-份的事,只能選在凌晨三四點打着燈籠交易。”有多年擺攤經驗的霍老不勝唏噓,“想當年,‘鬼市’上還脫手些來路不明的物件,因爲都有着不可言說的祕密,大多隻能賤價出售。‘鬼市出好貨’的傳聞也就傳開了。”現在雖然不需要躲躲藏藏、掩人耳目,但是凌晨四點開市的傳統被延續了下來。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瑪瑙玉器、中外錢幣、皮影臉譜、宗教信物、民族服飾、“文革”遺物甚至生活用品,除了軍火、-、人口,只要你能想到的有價值的物品紛紛上架上攤。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三環路的東南角,是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週一至週五店鋪商戶和大棚一區二區開放,週六日所有店鋪地攤全開放,全年不歇市。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佔地4.85萬平方米。市場分爲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傢俱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經營區。主營古舊物品、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年成交額達數億元。市場擁有4000餘家經營商戶,經商人員近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經營者來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涉及漢、回、滿、苗、侗、維、蒙、朝鮮等十幾個民族。市場形成於1992年,是伴隨着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爲一箇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乘坐300,300快,957快2,957支等在潘家園橋北下車;乘坐28,368,627,638,938專,974,976,運通107在潘家園橋下車;乘坐674,34,802在潘家園橋西下車即到。地鐵10號線潘家園站正在建設中,請您在勁松橋站下,沿三環向南行1公里左右。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週末開市,週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裏交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里、美國衆議院議長哈斯德、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尼亞總理納斯塔塞、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裏遊覽購物。“登長城、喫烤鴨、遊故宮、逛潘家園”已成爲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重要項目。市場是全國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市場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臺,藏友淘寶的樂園。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菸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雲南的服飾、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臺灣的交趾陶等。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裏銷往全國和世界。

潘家園舊貨市場2004年在“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通過社會公衆投票,被評爲“全國十大古玩市場”。“潘家園”已成爲地域文化的載體,成爲一種特色的文化象徵,一箇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成爲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筆無形資產。

潘家園古玩市場2001年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工藝品大棚。每末都有許多專業或業務的書畫家在此直接銷售自己的書畫作品,因此價格比別處便宜,北京許多畫廊也從這裏進貨。

在潘家園市場上有許多經營古舊書畫的攤位,特別是各個年代的宣傳畫,是影視作品中反映時代特點的重要道具,也是一些人收藏的對象。

景點位置

北京市朝陽區華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