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縣薤山旅遊度假區旅遊攻略

薤山旅遊度假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大薤山位於湖北省谷城縣中部,地處東徑111°23′,北緯32°09′,屬武當山脈,距漢十高速公路、谷城火車站分別爲半個小時車程,谷(城)竹(溪)高速公路在山腳下留有“大薤山出口。”大薤山風景區處於古隆中、武當山、神農架的黃金旅遊線上,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重要節點景區。

這裏,自然資源獨特。

大薤山的主峯女兒峯海拔1099米,登頂放目,四無遮攔;一峯凸起,羣山環置。

大薤山瀕臨漢江,南有南河,北有北河,兩河夾山,水流風動,並且分別在山腳下形成了三個平湖,即南河大壩、廟子頭大壩和潭口水庫。正是這“一江、兩河、三湖”的靈氣,使得大薤山年均氣溫只有12℃,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並且多是東南風,年均風速爲1.3m/s左右;年均日照爲1512.9小時;年降雨量爲1413mm;無霜期爲220天——250天;相對溼度爲79%,年均蒸出量爲972.3mm.

薤山旅遊度假區景區導遊圖

據《谷城縣志》記載:“筑陽八景,以薤山疊翠爲第一,系低山莊禾,中山櫟雜,高山松柏,遠遠望去,有青綠黛三色,乃疊翠焉。”大薤山現有總版圖面積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3%,活立木蓄積量120萬立方米,據林業專家測算,每立方米吸收1.86噸的二氧化碳,放出1.3噸的氧氣,使這裏的大氣中含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負氧離子是城市含量的5——10倍。放眼望去,滿目蒼翠、針闊葉混交、高喬中灌底草,原生植被、人工培育相結合,古樹名木、野生動植物和諧相處。目前,這裏的各類植物達680餘種,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800多棵,國家級保護動物20餘種。正是這多層次、多種類的動植物構成了大薤山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初春,桃紅李白,草長鶯飛;盛夏,綠廕庇日,清風拂面;深秋,層林盡染,野果飄香;隆冬,銀裝素裹,玉樹瓊枝。

大薤山有“十大自然景觀:”即女兒峯秀、梳妝檯峻、林海綠濤、鬼斧巖險、神農洞幽、鴛鴦石竒、楠竹蒼翠、古楓醉秋、油茶飄香、朝看日出。

這裏,文化底蘊厚重。

悠久的歷史。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從隨州來到這裏嘗百草、植五穀,留下了神農故道、神農洞、五穀堂、百草園等遺蹟。2009年5月8日,由湖北、湖南兩省宣傳部門組織的“重走神農路、尋根鄂湘行”活動,在這裏隆重舉行了神農嘗百草、植五穀聖土聖物交接儀式,《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及湖北、湖南兩省40多家平面、聲像、網絡媒體對中外進行了現場報道。

神奇的傳說。大薤山的主峯女兒峯傳說是芍藥仙子思戀真武大帝在此化成,遙望武當;梳妝檯傳說是王母娘娘丟下的梳妝盒;鴛鴦石傳說是天上的金童玉女;古楓樹傳說是朱元璋小時候放牛在此栽下的。

李時珍爲薤山命名。據《谷城縣志》記載,大薤山原名女兒山,500多年前,明朝醫聖李時珍前往武當山採藥路過此地,發現滿山薤白即野韭菜,不由贊曰:“這是一座薤山啊”!女兒山由此更名爲大薤山至今。

“中國南避暑山莊”的美譽久負盛名。據《谷城縣志》記載,早在1857年,一位到過薤山的意大利旅行家在向世界推薦旅遊勝地時稱“薤山是和承德南北並輝的一顆明珠,是中國的南避暑山莊”。

中西合璧的別墅。據《谷城縣志》記載:1903年至1907年,英國、挪威、德國、美國、丹麥、葡萄牙、加拿大、荷蘭等八國傳教士,先後在薤山建中西合璧的別墅70多棟,佔地40多萬平方米。還建有男女游泳池、網球場等娛樂設施。“青磚灰瓦石灰漿,拱形門窗大迴廊。橫脊飛檐斜坡面,壁爐煙囪空心牆。基高三尺四邊空,冬天暖和夏天涼。薤山別墅知多少,一棵柏樹一棟房”是中西建築元素合璧的真實寫照。這種建築風格,在湖北省乃至中原地區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在這裏的避暑時間是每年的四月至九月,直到1949年。

郎寧與薤山的情結。朗寧出生在襄陽,大薤山現保存的朗寧別墅是其父親興建的,1894年至1899年的5年間,孩提時期的他幾乎每年都隨父親到薤山避暑,1921年至1927年的6年間,成年的他又多次到薤山避暑。1945年,他被加拿大政府派駐中華民國大使,在重慶與周恩來總理成爲故交,爲新中國與加拿大建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46年,郎寧先生攜夫人及其女兒從石花步行到薤山。1974年,80歲高齡的他再訪中國,迫切要求重遊薤山,因當時的政治形勢限制,最終止步於襄陽,未能成行,留下了終身遺憾。2008年10月9日,其女兒奧黛利.託平,時年82歲,攜兒媳、孫子一家三代來薤山訪故觀光,其流連忘返之情溢於言表。

賀龍元帥走馬薤山。1931年5月,時任紅三軍軍長的賀龍率部轉戰來到薤山,幫助谷城縣委建立了鄂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裝——薤山紅軍遊擊大隊,並將他的警衛排長龔春林留下任參謀長,同時還建立了谷城縣蘇維埃政權,開闢了以薤山爲中心方圓百餘里的紅色區域。

李宗仁在薤山忙裏偷閒。原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兵老河口時,於1942年夏天攜妻子郭德潔、祕書程思遠在薤山避暑兩個多月,清涼之感記載在他的回憶錄裏。

程思遠親筆留墨寶:1994年12月,國家林業部命名“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程思遠先生欣然題寫了園名。

名家作歌唱薤山。2007年7月,國家一級編劇佟文西先生遊薤山,觸景生情,即興作詞作曲《好一座度假天堂大薤山》,並由著名歌手李丹陽首唱。歌詞是:“①在神農種植五穀的地方,有座仙山酷暑如春令人嚮往,它腳踏兩河手挽武當,看不夠古隆中神農架萬千氣象;②多少人想她愛她常來又常往,住進西洋別墅享人間清涼,多少人登上女兒峯梳妝檯、朝看日出晚賞明月觀天下風光;③在神農種植五穀的地方,有座聞名中外的避暑山莊,她懷抱林海頭頂霧障,聽不夠承恩寺鄂西北古樂奏響;④多少人夢她戀她走進這一方,讚美楓竹氣節誇竒石情腸,多少人尋訪賀龍路紅軍山,揮灑詩情放開目光讓歌聲飛揚;⑤好一座度假天堂大薤山,喝了她的薤山茶心兒也芬芳,好一座度假天堂大薤山,攝下她的四季景鍾愛又珍藏。”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2009年5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鄂西圈投公司),將大薤山作爲重點關注項目,經各方專家反覆論證,於2011年3月成立了“湖北大薤山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鄂西圈投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投資近3000萬元對大薤山進行全方位打造。經過兩年的建設,中西合璧的別墅外古內秀;神農居、時珍堂豐富了文化底蘊;賓館煥然一新;接待中心健全了功能;供水有了保證;景區亂象徹底進行了根治;新建的挪威小木屋洋溢着異國風情。大薤山在湖北知名、全國揚名、世界有名已經爲期不遠。

歡迎您光臨大薤山,領略“林海綠濤融天色,風歌鳥語和水聲”的神韻。

谷城縣對薤山景區內革命故居、歷史文物、圖片資料進行修繕、整理,以薤山紅軍村爲核心,開設紅色旅遊線路,開展走紅軍路、唱紅軍歌、喫紅軍飯、聽老紅軍講故事等主題活動,使追尋革命來此的遊客“瞻仰一次聖地,淨化一次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