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縣無棣碣石山旅遊攻略

無棣碣石山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無棣縣文物保護單位。

碣石山,又名無棣山、鹽山、馬谷山、大山。海拔63.4米,方圓0.39平方公里,系73萬年前火山爆發噴出而形成的錐形複合火山堆,是我國最年輕的火山,也是華北平原地區唯一露頭的火山,被譽爲"京南第一山”。1999年3月列爲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

歷史文化:古時近河傍海,唐堯時稱碣石山,春秋時稱無棣山,魏晉時稱鹽山,唐初稱馬谷山,相傳有龍馬自山洞0沒,故稱。"馬谷朝雲"列入無棣八大景之一,元朝俗稱大山。古時山上有碧霞元君祠、文昌閣、呂祖祠、關帝廟、鹽神廟、天爺廟、奶奶殿、魁星閣、二廊廟、閻羅殿、清涼庵,山下寺院爲觀音堂。這些廟宇供奉玉皇大帝、關聖帝君等諸神,另外還有瘋和尚像、王靈官、趙靈官等塑像。清涼庵的住寺心怡和尚於1950年圓寂。大禹、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等帝王,或治水、或巡遊,都在此留下了遺蹟和詩文。劉長卿、陸游及明太宰楊魏等當地文人遊鑑此山,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爲後人所傳頌。

舊時,碣石山設香火盛會。每年四月有兩次約會,農曆十七爲小會,二十七爲大會,趕會期間正是山中香火極盛之時。特別是四月十七,乃以香火廟會爲主,此日,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紛紛趕來,求神拜佛,上香燒紙,祈求增年增壽,升官發財,人丁興旺,祛病免災。二十七又是大會之日,因時將麥收,農民需購置農具,所以規模大人員多。

火山遺蹟:根據科學考古,碣石山形成於距今73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是一中心式噴發而形成的錐形複合火山堆。是國內罕見的第四紀火山中最年輕的山體,也是華北平原唯一露頭的火山。其結構爲火山彈、火山 灰、火山礫、火山熔岩組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的人文地理意義,爲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保護區。

黃河古道的活化石:碣石山地處黃河古道,屬於歷史上的九河之域,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處。碣石山無愧爲黃河故道的"化石"。幾千年來,它沉澱了、粘附了厚重的黃河故道文化。

碣石山旅遊風景區建有旅遊景區大門、碧霞祠、曹操橫槊賦詩羣雕及觀海閣等;開發有福地洞天、龍馬洞景觀,石林、石瀑等火山遺蹟景點;立有安作璋教授題辭碑等,珍存有無字碑(碣石門辭)、《重修馬谷山寺記》碑等古石刻;開挖有飲馬湖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