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區關公館旅遊攻略

關公館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荊州關公廟,亦稱關公館,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萬曆時重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重修並擴建。

史料記載,此地乃蜀漢大將關羽鎮守荊州的府邸故基,關羽曾在這裏總督荊襄九郡諸事十年有餘。

關羽爲三國蜀漢名將,守荊州時,北伐襄樊、威震華夏,後爲東吳俘殺。關羽死後,歷代封諡顯赫。荊州關帝廟自建後,規模不斷擴大。

至清雍正十年,廟內除奉祀關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關平、部將周倉及楊儀、馬良皆從祀。一時,荊州關帝廟廟宇森嚴、規模宏偉。遺憾的是,日軍侵華期間,廟宇遭到了致命一擊,殿宇毀失殆盡。

1987年,江陵縣政府按清乾隆縣誌載古關廟建築佈局圖樣,在原關廟遺址上覆建荊州關帝廟。

如今的廟宇數經改造,雖早已大非原貌,但廟內元末明初所植的“夫妻銀杏”,儘管雄樹已毀,雌樹依然枝虯葉茂、蒼勁挺拔。整個廟宇仿原關廟風格,殿宇分儀門、正殿、結義樓、陳列館等。所有建築,一律灰瓦紅牆、雕樑畫棟、飛檐翹角,氣勢恢弘、獨具魅力。步入儀門,上方高懸清乾隆御匾“澤安南紀”;大殿正門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賜匾額“威震華夏”;殿內掛着清雍正御賜的“乾坤正氣”匾額。大殿內關羽塑像高丈餘,身披重鎧,長髯飄飄、威風凜凜;關公兩側的關平、周倉,亦顯得粗獷矯健、彪悍勇猛。大殿兩旁內壁上,有關羽“鎮守荊州”、“迎親救主”、“義釋曹操”、“單刀赴會”、“馳援當陽”、“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父子忠魂”等巨幅壁畫,再現了關羽忠、義、仁、勇的高大形象和荊州人對他的景仰之情。大殿和結義樓之間的甬道上,有一尊威嚴的關帝石雕像。

景點位置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南門愛民路

關羽(162?-220),漢族。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爲關聖帝君,佛教稱爲伽藍菩薩,尊稱爲“關公”。關羽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爲“武聖”,與號爲“文聖”的孔子齊名。追隨劉備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 關羽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