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縣青竹江水利風景區旅遊攻略

青竹江水利風景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青竹江(又名清水河),發源於四川青川縣摩天嶺南麓及龍門山北端(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分佈在青川縣境內西部和中南部,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溪鎮、橋樓鄉、曲河鄉、前進鄉、關莊鎮、涼水鎮、七佛鄉、馬鹿鄉、竹園鎮匯入黃沙河(又名清江河、下寺河),在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注入白龍江,境內流長154公里,集雨面積1765 平方公里,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爲8.05萬KW 。

青竹江是我市青川縣的母親河,境內流長154公里,自然景觀以峽谷、濱水景觀爲特色,由西北向東南形成了貫穿青川縣的綠色生態走廊。青竹江水利風景區的規劃面積爲175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佔130平方公里,景區內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生態優勢突出,生態基礎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1.7%;水網密佈,大小溪溝河流甚多,水利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

青川縣已經完成了青竹江水利風景區總體規劃綱要,將整合景觀資源,以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爲核心,整合陰平古道省級風景名勝區和青溪古城以及陰平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片,打造生態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及農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景區。

青竹江國家水利風景區屬於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在打造過程中,將重點突出沿河兩岸的自然風景;待曲河水庫建設完成後,風景區將兼具旅遊、水利兩項功能,有利於進一步實現水利工程效益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1)圍繞環境保護建公園。在青竹江國家水利風景區率先推行“河長制”,進一步明確水資源保護責任。在規劃區內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生態修復、河湖岸線保護管理等生態保護性工程,進一步優化完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江河湖泊等典型生態系統,全面提升轄區生態功能。

(2)圍繞生態旅遊建公園。結合國家河湖公園建設,以水利風景資源爲統領,整合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陰平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東河口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等優質旅遊資源,着力建設一批生態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感恩文化及農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景區,將青竹江河湖公園打造成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

(3)圍繞脫貧攻堅建公園。積極挖掘河湖公園生態經濟效益,合理利用水利風景資源,以流域發展帶動區域發展,積極引導貧困羣衆通過發展精品民宿、生態農業等方式實現致富增收。創新推行“飛地借水扶貧”模式,在具備條件的河谷地區大力推進產水配套,在農業園區建設高效智能節灌設施,引導高山缺水貧困戶通過“三資入股”方式到園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解決高山羣衆因水致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