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閬中市紅軍烈士紀念園旅遊攻略

閬中市紅軍烈士紀念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閬中是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之一。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閬中轉戰3年,有2萬多名閬中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曾在閬中開展了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強渡嘉陵江大型戰役。在冊英勇犧牲的紅軍烈士共8000餘人,先烈們用忠誠、鮮血和生命譜就的歷史,爲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永遠珍惜和紀念。

1996年,閬中市委市府在位於與閬中古城隔江相望的黃花山一帶修建了紅軍烈士紀念館,主要用於紀念褒揚紅軍烈士、陳列紅軍烈士文物、傳播紅色文化、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5.12地震使其展館和大部分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無法發揮其主要功能。我們積極搶抓災後重建機遇,對紅軍烈士紀念館進行恢復擴建,並更名爲“閬中市紅軍烈士紀念園”。建成後的烈士陵園東靠古剎大佛寺,南接七里開發新區,西抵著名風景區錦屏山公園,北臨閬中古城和嘉陵江,佔地108.42畝,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10倍,主要劃分爲嘉流擊楫區、星火燎原區、山河銘義區、金戈歲月區、碧血千秋區和英烈園等“五區一園”,氣勢恢宏,功能完善。尤其是新增了《強渡嘉陵江》《告別蘇區》《西路女紅軍》三大主題雕塑、紅軍廣場、革命之梯、“一旗五徽”、革命烈士紀念碑、功勳牆、紅軍烈士名錄牆和《紅軍在閬中》文化景牆等紀念設施;新建了紅軍烈士陵園,新修英烈碑24座;改造了園展館面貌,陳展了包括杜光華、宋烈、肖東平等著名紅軍烈士事蹟,積極收藏、展出紅軍烈士文物400餘件。擴建後的閬中市烈士陵園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更加濃厚,教育功能更加凸顯,是一處集紀念、教育、休閒等爲一體的紅色旅遊景區。

一直以來,爲了紀念紅軍和烈士,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在市民政局的領導下,我們充分利用烈士陵園設備設施,積極發揮褒揚作用,充分挖掘紅軍、烈士事蹟,不斷豐富館藏內容,積極舉辦各類紅軍、烈士事蹟展覽和專題講座200餘場,大力宣傳紅軍烈士精神,積極傳播紅色文化,革命優良傳統得到較好傳承。積極發揮教育作用,以特有資源爲基礎,與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主動配合,通過“聽、講、唱、傳”等多種方式,在園區開展緬懷先烈、重溫誓詞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300餘次,全市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受到了良好教育。

開園以來,我們積極健全烈士陵園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市編委下達事業編制7人,面向社會擇優聘請保潔人員7人,認真落實每位工作人員職責,大力規範工作人員言行,努力爲參觀的遊客、紅軍、烈士親屬和各類來訪羣體提供優質服務,保證了工作高效運轉。多次受到紅軍、烈士親屬對我園工作的肯定和表揚。與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一道成功舉辦了各種大型的公祭活動。

2009年閬中紅軍烈士紀念園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四川省委宣傳部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4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爲省級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近年來,每年接待憑弔、祭掃、宣誓、參觀和開展紀念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40-50萬多人,較好地發揮了烈士紀念建築物“褒揚烈士、教育羣衆”的主體功能,成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和陣地之一,其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它不可替代的教育地位,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