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縣榜羅會議紀念館旅遊攻略

榜羅會議紀念館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榜羅鎮位於通源縣西南方,距縣城50公里,歷史上是通渭縣四大鎮之一,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當時居住着幾百戶人家。

1935年9月25日夜,紅一方面軍即“陝甘支隊”渡過渭水,進入隴西縣界。26日到達榜羅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在這裏的小學校裏看到了好多的報紙和刊物,從中瞭解到了全國的形勢和陝甘蘇區的情況。

27日,遂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榜羅鎮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根據新的情況,徹底改變了12日俄界會議在接近蘇聯的地區創建根據地的既定方針,在哈達鋪會議“到陝北去”的基礎上,正式作出: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到陝北。

28日凌晨,細雨迷濛。爲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陝甘支隊在榜羅鎮小學門前的打麥場上,召開了連以上1000多名軍政幹部參加的大會。毛澤東首先登臺作報告,報告指出了日本侵略我國北方的嚴重性,介紹了陝北根據地紅軍的狀況,提出要避免同國民黨軍隊作戰,迅速到達陝北集中,並向全軍公開宣佈:以陝北作爲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毛澤東的講話,引起與會幹部強烈的共鳴。艱苦的長征已經11個月了,現在終於有“家”可回了。大家的心情非常激動,儘管秋雨灑溼了軍衣,冷得發抖,但都靜靜聆聽着領袖的講話、憧憬着革命的未來。當毛澤東講話結束,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隨後,中共中央張聞天總書記、陝甘支隊彭德懷司令員、林彪副總司令員也講了話,闡述了北上抗日的意義,要求各部檢查羣衆紀律,做好進入陝北蘇區的準備。支隊幹部會後,各連隊立即召集黨的支部會和軍人大會,研究貫徹會議精神的措施,提出了開展整頓軍容風紀、做羣衆工作,擴大新戰士、進行革命宣傳等工作的比賽。各大隊還書寫、張貼了“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紅軍是幫助工人農民謀利益的軍隊”“消滅國民黨一切苛捐什稅”等標語。

10月22日,在陝北吳起鎮,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正式批准榜羅鎮會議的決定,充分肯定了榜羅鎮會議的正確決策。1978年,省文化主管部門撥專款,在此修建了“革命文物陳列室”,收藏着“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紅軍是幫助工人階級、農民謀利益的軍隊”等10多條標語和-箱、揹簍等十幾件文物,紀念場所建築物相對完好。

1979年,在原榜羅小學舊址修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會議紀念館。1981年10月9日,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定西地委、行署命名爲地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7月1日被中共甘肅省委命名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4月被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爲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初,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內的100個紅色旅遊景點名錄,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信息來源:通渭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