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縣寶森農林旅遊區旅遊攻略

寶森農林旅遊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寶森農林生態旅遊區位於四川省資陽市,規劃總面積17000畝,是一箇集文化體驗、養生度假、運動休閒、農事體驗爲一體的鄉村型旅遊景區,景區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觀光檸檬種植園、休閒採摘百果園、兒童遊樂園、美麗新村、民族風情古街、康養中心等部分組成。

寶森農林生態旅遊區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西南10公里,緊鄰成安渝高速安嶽出口,位於成渝經濟區腹心、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的中點,景區東西距成都和重慶各1個半小時車程,南北距內江和遂寧各40分鐘車程。景區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觀光檸檬種植園、休閒採摘百果園、兒童遊樂園、美麗新村、民族風情古街、康養中心等部分組成,規劃總面積17000畝,是一箇集文化體驗、養生度假、運動休閒、農事體驗爲一體的鄉村型旅遊景區。

寶森農林旅遊區所在的安嶽縣地跨沱江、涪江兩江分水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培育出了豐產、優質的檸檬新株系。安嶽檸檬多次榮獲國優果品稱號,並獲得泰國國際果品博覽會金獎,其產量全國第一,佔全國檸檬總產量的80%,是全國惟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有“中國檸檬之都”榮譽稱號。

安嶽縣文化底蘊濃郁深厚、人傑地靈,石刻、竹編、曲劇等文化藝術聞名遐邇。安嶽縣是目前我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300餘處,造像10萬餘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兩宋造像的精美著稱於世,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上承雲岡、龍門,下啓大足石刻的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石刻之鄉”稱號。其姿態美,形象美,氣質美,而且千姿百態。世界著名女作家韓素音女士就稱讚“紫竹觀音”爲“東方的維納斯”。安嶽曲劇起源於明清,在保留曲藝曲牌的基礎上,不斷吸納京劇、川劇及民間戲曲、歌舞的元素,通過歷代藝人的創造、傳承,形成了厚重清醇、剛柔兼備的鮮明特色。2014年,安嶽曲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寶森農林生態旅遊區的建設牢牢依靠這些優勢資源,深度挖掘安嶽檸檬產品文化、石刻文化、竹編文化、曲劇文化等文化內涵,結合安嶽縣其他豐富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合一二三產業體系,通過不斷加大旅遊投入,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日漸完善,景觀質量得到了本質提升,接待條件日漸成熟。目前,旅遊區的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約2億元,流轉土地6000畝,建成森林氧吧1000畝,標準化檸檬園600畝、優質水果採摘園150畝、園藝花卉苗木觀光基地200畝、種植名貴中藥材鐵皮石斛40畝、水生蔬菜與水產種養示範基地200畝、綠化景觀200畝;度假設施方面,建成27棟、近兩萬平方米康養度假基地,休閒蒙古包營地1200平米,建成佔地約4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務大廳;旅遊產品方面,打造了兒童遊樂園、水上游樂基地、野餐燒烤區、露營基地、露天茶室、音樂廣場、直升機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休閒木屋等項目。正在建設中的項目包括入口商業街、檸檬風情街、安嶽石刻展覽園、寶峯寺、生態戶外火鍋、花卉培育中心、有機蔬菜水果種植基地、休閒酒吧、青少年實踐基地、大健身中心等。

寶森農林生態旅遊區的建設帶來了極大的社會效益,有效帶動了本地經濟發展。一方面景區給本地居民提供了衆多的就業機會,景區內部和周邊居民通過爲景區打工、開展旅遊經營性活動、土地租賃等不同方式受益。另一方面,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景區建成川東特色民居86棟,民居前庭後院菜園規整、木質柵欄整齊排列;天然氣、自來水、水衝式廁所覆蓋到戶;排污管網完善,生活污水處理率均達100%;垃圾全部實現“戶集、村收、鎮運、區處理”。此外,同步推進了亮化、綠化、美化、淨化等項目建設。

2017年,依託旅遊區特色農產品資源,先後連續舉辦了檸檬花節(作爲分會場)、特色水果(葡萄)節、鐵皮石斛採摘節、醉美荷花觀賞節,通過葡萄認養、石斛採摘等系列活動,深度挖掘鐵皮石斛文化,研發營銷鐵皮石斛系列旅遊商品,有效推介養生養老旅遊資源。通過設立旅遊交通標識牌、電臺、網絡等多媒體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旅遊區綜合收入達到4000多萬元,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目前,旅遊區的景觀質量和服務水平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景區品牌影響力逐步加強,先後被評爲四川省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目前正在以成功創建3A級旅遊區爲契機,穩步推進,積極創建4A級旅遊區,把寶森的旅遊品牌逐步提升起來,從而打造成川渝知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燕橋村:燕橋村…… 燕橋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