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縣銀鼎山公園旅遊攻略

銀鼎山公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銀鼎山公園位於鄰水縣城核心地帶,公園佔地約280畝,包括鄰山公園和銀鼎山城市公園兩個部分,保存有明清以來的古炮臺、城牆、樓閣、石刻等軍事、文化遺蹟。古鄰州八景中“鼎山遠眺”“玉屏朝暾”就是描述的銀鼎山公園。其中鄰山公園始建於明朝,擴建於清代;城市公園佔地170畝,始建於2015年,目前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鄰水城市文化名片、鄰水人精神家園。

明清時期的銀鼎山公園由銀鼎山、玉屏山、紗帽山三座山峯組成。清代乾隆版《鄰水縣誌》記載銀鼎山“其山秀色如銀,其形如鼎”,玉屏山“其形如屏,日出映翠壁,其霞燦爛可觀”,“鼎山遠眺”“玉屏朝暾”是鄰水八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奉天(瀋陽)歲貢姚鴻烈出任鄰水知縣,在縣治後山平石上建有草亭,時而率僚屬公餘宴樂其上。按此推算,銀鼎山公園的歷史有320年左右。嘉慶二年(1797年),知縣楊爲龍(廣東大埔人)爲防禦白蓮教攻打鄰水縣城,在銀鼎山修建哨樓和炮臺,達州白蓮教首領王三槐率衆進攻7晝夜,未曾攻破,保障了縣城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嘉慶二十年(1815年),知縣吳秀良(安徽全掓人)將原有草亭改建爲八角亭,並增建三面石牆。道光三年(1823年),知縣陳之嶼又將八角亭改建成圓亭,名鼎元閣。光緒五年(1879年),知縣張熙谷重建,並繞亭增建曲室、迴廊,題名曰“城市山林”。

1926年,川軍旅長王元虎駐防鄰水,以銀鼎山爲主景,連同玉屏山,擴建鄰山公園,面積45畝,主要景點和建築有警鐘樓、修禊樓、滌煩村、解放亭、紀念碑、止戈樓、凌雲閣等。1982年,鄰山公園建設面積達到108畝,以玉屏山爲中心,建設玉屏關、止戈樓等景點。2001年,重建八角樓,成爲鄰水文化地標。現存古代石刻“玉屏朝暾”“鴻爪”“鄰崖”等,《鄰水縣誌》收錄有自清代康熙至今300多年間歌詠鄰--鼎山、玉屏山的詩詞20餘首。銀鼎山城市公園修建有廣場、草坪、長廊、亭臺、遊步道等設施,種植有名貴樹木海棠、桂花、銀杏、潤楠和觀賞果樹20多種3萬餘株,成爲市民休閒娛樂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