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縣浦城烏龍山農業觀光園旅遊攻略

浦城烏龍山農業觀光園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烏龍山農業觀光園位於新橋村烏龍山麓,風景優美,園內森林覆蓋面積近萬畝,植被良好,規劃面積約3000多畝。走進園內,可見一條清澈的小溪穿園而過,不時有幾隻小魚游出水面;沿岸是幾百畝連片的桂花林,在和煦的陽光下,綠得更加逼人眼;成片生長的紅豆杉,紅豔豔的果實,高高地懸掛在枝頭;連綿起伏的原始次森林,古木參天、澗水穿谷、怪石拏雲,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微風中泛着綠濤;林蔭道上,三五成羣的遊客騎着自行車來回穿梭;垂釣區內,幾名垂釣愛好者悠閒地坐在木椅上釣魚……加上幾棟青磚灰瓦的農家樂小院,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景區以“生態烏龍山·歡樂丹桂園”爲主題形象,將景區劃分爲“一心一帶六區”,分別爲綜合服務中心、奇花研學景觀帶、丹桂觀賞區、野外度假區、大草原親子樂園、親水休閒區、農耕體驗區、戶外運動區。園內奇峯兀立,次原始森林峽谷長就達10公里。山中有奇景一線天,因兩壁夾峙,縫隙所見藍天如一線而得名。在洞口下方,登玉屏道中,過小心坡、渡仙橋,有一狹長石巷,寬處不過2米,窄處僅半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只能容一人通過。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若非子、午,不見月、日,故名。清人李斐有詩云:“雲裏石頭開錦縫,從來不許嵌斜陽。何人仰見通霄路,一尺青天萬丈長。”山中還有一烏雲寺,原稱烏龍巖,建於元代,於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刻石記重修事,古石碑至今保存,現古寺址重建新寺,香火旺盛。山麓有條驛道自北向東南,通松溪縣留源,至今石階完整,是縣內保留較好的主要古道之一。這裏還流傳着一段“剿匪記”,與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有異曲同工之處。據當地村民介紹,1950年4月,匪首郭水魁率殘匪數十人竄到水北,在烏龍山潛藏。人民解放軍和地方配合,在烏龍山一帶進行剿匪,終於在1951年1月肅清匪患,從此,周邊百姓安居樂業。

“古寺古道、老區軼事、剿匪記等人文景觀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源,烏龍農業觀光園將這些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結合起來,注重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參與體驗,將回歸大自然的鄉村休閒理念帶進人們的生活。”景區負責人祝升逑介紹說,景區計劃投資2.1億元,建成以桂花爲主,多種觀光樹種、綠化樹種及花卉爲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形成‘南百合·北丹桂’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目前已完成遊客接待中心、垂釣區、果品採摘區、野外拓展區、森林漫步道、停車場等項目建設。據介紹,觀光園仍在不斷尋求“山水養生、森林養眼、文化養神、運動養性、物產養形、氣候養顏”的全面整合,最終將把這裏打造成爲集觀光、休閒、親子、研學、養生、度假、運動於一體的生態鄉村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