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縣宣漢香爐山景區旅遊攻略

宣漢香爐山景區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香爐山位於四川省秦巴南麓大巴山腹地,川陝通衢秦巴鎖鑰的210國道宣漢縣雙河鎮,宣漢縣雙河鎮之東,大城鎮之西,三橋鄉之北。毗鄰“中國氣都普光鎮”,臨近柳池工業園,方鬥現代農業園區及方鬥新農村綜合體,距離達州市40公里,宣漢縣城22公里,襄渝鐵路橫貫山麓,漢渝、雙石、雙慶公路交匯於該鎮,主峯香爐山海拔1041米。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香爐山道教廟宇始建於公元621年大唐武德年間。公元621年,玄祖宮竣工後,唐高祖李淵親書“第一洞天”御匾,並賜烏金香爐一座;且御命道承真人爲第一宮主。後人爲了紀念御賜“香爐”,此山又恰像香爐,便將龍聖山更名爲香爐山(今四川省宣漢縣雙河鎮與大成鎮之間)。北宋年間改名爲大爐山,元代改名爲虎頭山,清代乾隆年間據史記又重新恢復香爐山之名,沿用至今。

香爐山,號稱“第一洞天”福地,蜀東道教勝蹟,“三教”文化經典集聚地。屬於中國經典人文地理,九山拱天、五龍捧聖之地。風景優美,依山照水,茂林滿山、綠廕庇天,雲蒸霞蔚,長壽養身之仙境。自古蜀東千百川,不如爐峯一支脈。唐高祖御筆“第一洞天”牌坊亭亭屹立,經歷千百載風霜雨雪洗禮,聖古文化豐碑,還猶如當年一樣聖潔。香爐山以御賜烏金香爐命名,流傳千古,積澱了蜀東非物質文化之最,成爲了當代非物質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祭天台、神水灣、裂縫巖、飛來石、盤龍石、棋盤石,捨身巖、張靜山石刻,劍劈路、望江亭、分金亭、渡人橋、吸天地日月之精華生長在盤龍石中間的千年盤龍樹和生長在棋盤石上的千年棋盤樹等。一箇景點一箇故事,串串故事彙集成璀璨的道教文化,蘊含着人們崇尚善良熱,迴歸自然的樸素心懷。

香爐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春天,百花爭豔,萬紫千紅。令人目不暇接,而最耀眼的還是那山岩上盛開的紅杜鵑,它像勇士噴出的熱血,它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它昭示這是一方熱土,這裏的人民熱情奔放,這裏的人民在中國歷史上有過血與火的鬥爭,這裏有紅軍戰士灑下的熱血;夏天綠肥紅瘦了,可那岩石上的百合花已獨領-,它從翠綠中伸出頭來,素白清香,形似喇叭,像在對天低吟,鳥瞰大地,不俗不媚地顯示出自己靜以致遠,淡泊名利的風采。它是乎在告訴這裏的人民是善良和純樸的,這塊土地是滋生和善的沃土;秋天曾林盡染,萬山紅遍,可它卻別出心裁的打扮自己,野菊花金黃金黃地怒放於枝頭,象給它披上的黃金盔甲,又好像在笑傲蒼穹:“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是的,它與山腳下的百畝田疇裏的金黃稻穀交相輝映,聽!那農民收穫秋色的此起彼伏的歌聲,真令人沉醉於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無限欣賞中,這裏的人民是勤勞的人民;冬天到了,白雪眷顧了它,給它披上了銀裝,莊重肅穆,讓人生畏,遠眺大有原詞蠟像,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勢,近看千樹萬樹開滿了梨花,流水處,冰凌懸垂,玉筍銀柱林立其間,似乎在顯示它質樸中的絢麗,此時你雖看不到飛禽的舞姿,走獸的奔騰,而你會看到村舍的裊裊炊煙,聞到飯熟肉香的味兒,聽到人們辛勤勞動後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