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遷安靈山旅遊區旅遊攻略

遷安靈山旅遊區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靈山地處遷安市蔡園鎮境內,海拔728米。因其有五座相連的山峯,五座山峯猶如人手五指,故又稱五峯山、五指山;又因山中有井,人飲其水,可祛多種疾病,靈驗無比,故又稱靈山。

靈山山勢陡峭,奇景甚多:山中有五彩巨石,形態各異。山腰原有一相傳建於唐代的白塔寺。大亭下有仙人洞府,西通遷西縣蓮花院,長數十里。山下有白塔7座,中間一座下面有3眼古井,一箇蓮花池,曾有“三步連環井,九步蓮花池”之說。井水有泉噴出,故有“靈泉噴玉”之美稱。井水嚴寒不凍,酷旱不涸,冬溫夏涼,水中含有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舊時稱爲“聖水”,飲之可治各種疑難病症,洗之可治皮膚病的奇效。

靈山傳說頗多:相傳古時共工氏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她五手指影化作五指山,將補天所餘五彩斑斕巨石棄於此。其中,傳說摸“石夾”可延年益壽;坐“石椅”可消氣免災;觸“石櫃”可招財進寶;擊“石鼓”有聲,可和睦;伏“臥龍石”上,可增加智謀;登“望夫石”可獲得美好姻緣。又傳齊桓公伐孤竹誤入旱海,由老馬識途引出至此。唐太宗徵東過此地,見山景奇特,便御修白塔寺。清聖祖過此地,見山色秀麗,便題“靈山秀色”四字匾懸於寺門,並稱靈山之景爲京東景中之冠。靈山有一巨石東、南方向各有一蛇洞,傳說白蛇青蛇在此-成仙。齊桓公曾在山下植有三株白果樹,至今只馬官營村一株尚存。據有關部門考證,此樹已有2600餘歲,仍枝繁葉茂。靈山南山腰有一飛泉瀑布,景色更是迷人。

靈山以“山美、水靈、境幽、峯奇、石怪”而被視爲休閒寶地。

典故傳說:

靈山乃女媧娘娘補天化石處。遠古時期,共工氏因與祝融爭帝而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娘娘爲拯救天下生靈,煉五彩石以補青天,斷鰲足爲擎天柱,殺黑龍救濟冀州百姓。補天時,其五指手影化作五座山峯,故靈山又稱五峯山。補天共煉五彩巨石36501塊,用去36500塊,剩餘一塊化作靈通寶玉轉世人間。無材可去補青天,落入紅塵若許年。豐潤籍文學家曹雪芹根據此典故撰寫了長篇鉅著《石頭記》即《紅樓夢》。女媧娘娘補天后,將若干廢石棄於靈山腳下,天然造就了靈山二-奇觀,千姿百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各富情趣。

八角聚仙亭:很早以前,靈山白塔寺院內有一棵仙茶樹,每到採茶時節,有一南方人年年前來採茶,喫住在寺院。他每次來寺院時從不帶任何東西,只帶一小包茶葉給方丈,方丈很是生氣,心想:你每年都在我這裏喫住,一不交香火錢,二不交喫住費,只給我這麼一小包茶葉,未免也太吝嗇了吧。一氣之下,老方丈就放掉了這棵仙茶樹。這年又到了採茶時節,南方人前來採茶,不見了茶葉樹,便知樹已被毀,南方人便問老方丈:“我每年給你帶來的茶葉還有嗎?”老方丈便拿出了這個南方人曾經送給他的一小包茶葉,南方人把茶葉沏開,並找來了一小塊肥肉,放入了茶中,不一會肥肉不見了。這時老方丈才知道這個茶葉的功效,可惜後悔已晚。

八仙在遨遊東海時,來靈山品嚐聖水仙茶。鐵柺李用掌將巨石劈成一箇石桌,八個石凳,八仙相圍而坐。蘭採和摘來白果,何仙姑取來聖水,呂洞賓採來仙茶,仙茶聖水,銀杏白果,滿山異香,八仙連連叫絕。有詩爲證:

張國老騎驢看補天,呂洞賓採茶品茗鮮。

鐵柺李掌劈石成案,蘭採和銀杏滿竹藍。

何仙姑伏身嘗聖水,漢鍾離撇嘴笑鞭山。

韓湘子伸手摘綵帶,曹國舅觀匾古寺前。

交通:從京沈高速公路遷安出口下道南行轉西,沿野興公路北行,也可由高速口北行過灤河大橋向西沿遷擂路,至遷安市區祺光大橋西行,至楊店子北行,轉向西沿靈山旅遊路前行到景區。

票價:20元/人

蔡園鎮:【概況】2000年,蔡園鎮廣大黨員幹部以-理論和江總-“-”重要思想爲指導,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爲目標,狠抓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建設、城鄉一體化等幾項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0完成“九五”計劃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4611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完成財政收入2188.3萬元,佔年目標的101.4%;實現工農業總…… 蔡園鎮詳細信息++